武汉市东西湖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3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强区富民为目标,突出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和环境创新为工作重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克服和化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本区生产总值497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发展速度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17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1663万元、第三产业147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17.4%和16.4%。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区内生产总值增长9.1和4.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4:53.2:29.4变化为15.7:54.7:29.6。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是拉动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区人均生产总值20975元,比上年增长13.6%。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8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3%;完成农业总产值124088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种植业产值77836万元、林业产值369万元、牧业产值21635万元、渔业产值2337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1.7%、7.4%和0.8%。(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围绕都市农业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区种植业重点扩大了蔬菜、棉花、冷食瓜、鲜食旱杂、牧草等经济作物。各类经济作物播面比上年扩大6.15万亩,发展水产名特优0.58万亩,其中网箱养鳝达到1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7万平方米,生态林和苗木花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启动了万亩退田还湖工程和水产旅游建设。在光明、友芝友乳制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奶牛年末存栏11921头,比上年增加2402头,牛奶产量47394吨,比上年增长6.0%。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沿惠安大道蔬菜、水果产业带,东柏路奶业产业带,107国道鲜食旱杂产业带,区内主干道两侧生态林和经济林带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农业布局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东流港下段扩清、塔尔头拦栅扩建和径河加工厂节制闸扩建等工程。以惠安大道沿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了慈惠产品市场信息终端显示平台。同时,不断完善了新沟、新华、青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年末全区耕地总面积15016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3633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20889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98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8406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40732吨,农村用电量4315万千瓦小时。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15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完成工业增加值207463万元,占本区生产总值的41.7%,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4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完成工业增加值14235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完成销售产值503094万元,工业产销率为103.9%。全区工业主导产品除水泥和发电量的产量较去年略有所下降外,其它主要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详见附表) 工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0715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利税总额41104万元,比上年减少0.6%,其中:利润总额14500万元,比上年减少17.6%。全区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30.1%。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99%;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02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5523元/人;资产贡献率7.55%。 工业产业优势明显。在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食品饮料业有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77965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9910万元,创利税2881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0%、13.6%和0.5%,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7.4%、63.2%和70.1%。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友芝友和光明乳品两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688万元,同比增长39.9%,液体乳的产量由上年的59226吨提升到今年的76675吨,同比增长29.5%,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奶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领导包产业已见成效。2003年在领导包产业的66家企业中,工业企业占50家,圆满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完成建筑业产值392573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1208元/人;全年施工房屋面积660.5万m2,竣工房屋面积225.4万m2,实现利税总额18398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利润5132万元,比上年增长5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2539万元(含房开),比上年增长20.7%,在全市13个区中排名第二位。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23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技术改造投资72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房地产开发投资9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6%;其它投资完成4694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按三大产业投资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4149万元,比上年减少18.7%;第二产业投资146525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工业投资144525万元,比上年增长32.4%;第三产业投资17186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158717万元,比上年增长26.4%。武汉新创置业、惠安现代生态农业长廊、大鹏药业、武汉亚东水泥、乐百氏(武汉)食品饮料、湖北荷普药业、湖北三五醇食品工业园、武汉美西鞋业、区高桥经济发展区、环湖中路、武汉银湖科技工业园、五环路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或正在建设,有效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开发发展较快。全年房地产开发工作量9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6%;房地产年竣工面积45.8万m2,比上年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37.3万m2,比上年减少21.1%。房地产开发朝着成片化、多档次、综合配套和环境优美舒适方向发展。 五、交通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运输业总产值14631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年货运量166.9万吨,比上年增长14.0%;货运周转量89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0%;客运周转量4654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860万元,比上年增长40.2%;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2万门,年末电话用户达到5万户,比上年增长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