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突出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环境创新等工作重点,与时俱进,奋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269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发展速度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27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83万元,增长20.2%。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8、5.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4:52.3:28.3变化为17.4:53.2:29.4。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是推动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465元,比上年增长13.4%。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战胜了春季低温阴雨等自然灾害,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完成农业产值11816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种植业产值75973万元,减少1.7%;林业产值282万元,增长37.4%;牧业产值19994万元,增长15.5%;渔业产值21911万元,增长8%(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区以建设"一湖二廊多园"都市农业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原则,进一步调减了粮棉油低效作物,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鲜食旱杂粮、蔬菜、瓜果、牧草和甘蔗等高效作物。全年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发展水产名特优0.65万亩。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围绕光明、友芝友等乳制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奶牛年末存栏9515头,比去年增长12.6%,牛奶产量44705吨,比上年增长16.5%。围绕慈惠牌、将军牌无公害品牌蔬菜,依托产地批发市场,组织净菜加工,直接配送到市内各大超市。 农业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全年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东西湖46公里引水闸、塔尔头闸及高干渠改造工程。以惠安大道沿线为重点,狠抓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扩大了慈惠胡家台产地市场规模,进一步完善了新沟新华、青丰、荷包湖西郊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年末,全区耕地总面积1563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2791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13165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91台,农用排灌动力28406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40241吨,农村用电量4522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98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完成工业增加值174212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0.8%,比上年增长1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2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完成工业增加值11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387933万元,工业产销率为98.9%。全区工业主导产品除啤酒和软饮料的产量较去年略有下降外,其它主要产品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详见附表)。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9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创利税41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利润总额176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1%,亏损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31.0%缩小到25.0%,亏损额下降56.1%。全区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07.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0%,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75次,同比提高0.1次;工业产销率为98.9%,略有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60186元/人,比上年增长13.0%;资产贡献率7.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2002年工业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72.6%,占财政收入的56.3%。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近几年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体。200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3778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完成工业增加值110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销售收入341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利税总额395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6.4%、92.5%、95.7%。其中"三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税总额28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5.7%、69.7%。尤其是武汉华润啤酒公司、统一集团、百事可乐三家企业利税总额达24841万元,三家企业纳税均在1000万元以上。 工业产业优势明显。经过近几年来工业结构调整,我区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食品、饮料工业,以医药、包装、建材等工业支柱产业优势日趋明显。2002年在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8522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9583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7.9%。其中:食品饮料完成工业总产值243854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9177万元,创利税28662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8%和69.3%。尤其是农产品在地加工龙头企业友芝友和光明乳品两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424万元,比上年增长42.7%,液体乳的产量由上年的34658吨提升到今年的59226吨,比上年增长70.9%,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体现了产业链的优势。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2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完成建筑业产值302027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员劳动生产率108572元/人;全年施工房屋面积500.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88.4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151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利润3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5428万元(含房开),比上年增长27.1%,在全市13个区中排名第二位。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08210万元,比上年增长33.8%;技术改造投资65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房地产开发投资6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它投资完成38026万元,比上年增长63.4%。按产业投资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7402万元,比上年增长49.2%;第二产业投资1134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工业投资1091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14456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