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3 宁波市江东区统计局

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依托“数字城管”系统的投入使用,组建了专职结合兼职的网格巡检员队伍,主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效率分别提高了90%和98%,初步形成了动态化、全覆盖的城市管理网络。开展了仇毕、江南等社区市容环境整治示范工程试点,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和居住区噪声污染等执法整治,餐厨垃圾规范清运扎实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中后河等3条内河治理启动。13个老小区综合整治全部完成,在11个老小区推行准物业管理。开展了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改造和撤村建居社区环境改善工程。

十、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为9.9万户,总人口为25.8万人,增长1.7%。其中,男性人口12.8万人,女性人口13万人;全年新出生人口2420人,出生率为8.6‰;死亡人口989人,死亡率为4.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比上年增长13.4%,扣除同期物价指数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实际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44元,比上年增长13%。

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就业岗位数9249个,失业人员再就业877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19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6%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五大参保人数超额完成考核目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平稳并轨,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上的全覆盖。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8922人,比上年净增8852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669人,比上年净增1152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874人,比上年净增658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8017人,比上年净增1277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9621人,比上年净增8729人。全区16周岁以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整体参保率达到9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35、45周岁以上重点年龄段人员的参保率达到98%。

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全区拥有养老机构4家,床位142张。养老机构收养人数142人。全区福利企业28家,从业人员1682人,其中残疾人612人。慈善机构募集善款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64.5%,救助支出4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建立了区爱心物资调剂中心,健全了“爱心超市”网络。全区243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救济金额620.5万元。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步伐加快,潜龙社区荣获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称号。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挂牌成立。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十一、节能减排、平安建设、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预计达到4.4%,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20.1%,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市前列。化学需氧量(COD)净增加5.17吨,比上年增长6.3%,二氧化硫(SO2)净削减21.04吨,比上年下降3.5%。

平安建设迈上新台阶。公共安全得到加强,全年刑事案件发案数6622起,比上年下降5.6%,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共立案经济案件37起,与上年基本持平。挽回经济损失1048万元,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基层平安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创建平安街道7个,平安社区59个,31个小区完成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断推进,共有人民调解组织159个,调解纠纷871件,调解成功852件,成功率达97.8%,履行852件,履行率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272起,同比下降6.5%;死亡人数23人,略有上升;直接经济损失65.33万元,同比下降2.54%。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总体控制良好。被评为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工作市级先进单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

说明: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年鉴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各行业总产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4、公报中所指的服务业均为广义服务业,即第三产业。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

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

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限额以上餐饮业指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