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2002年,全区保险承保额56.92亿元,比上年增长63.8%:保费收入6191万元,增长33.9%:已决赔款1625万元,下降5.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计划和科技成果管理取得可喜的成绩。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2002年全区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8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l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l项,省火炬计划l项,省重点新产品计划3项,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1页。在科技成果管理方面,全区共l2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国家级鉴定l项,省级鉴定9项,佛山市鉴定2项。 科技进步奖有重大突破。2002年全区共获科技进步奖23项,比上年增长43.8%。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lI页,佛山市科技进步奖71页,高明区科技进步奖l5项。 民科企业不断壮大。全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ll家,比上年增加3家;长期从业人员1520人,比上年增|夭28.1%,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2人,占从业人员的22.5%。 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专利工作获得较大的进展。2002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198件,比上年增长141.5%,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夕|、观设计专利139件。2002年己授权的专利104件。 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51614人,其中中学生2228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升学率和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和89.8%。 2002年全区考取大中专院校学生(含成入高考、高职类统考)3040人(其中本科414人,大专508人,成人大专673人,高职类大专l75人,中专572人,技校698人)。幼儿学校共23所,在校学生7654人。 教师素质明显增强,2002年共有5人被评为南粤优秀山区教师,23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基础设施取得较大改观。文化大楼的建成,区影剧院的重新改造装修、区图书馆的扩建以及各镇(街道)影剧院、文化广场、图书馆的改建等,使2002年成为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成就最好的一年。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质量品位全面提升。全区共有电影放映单位4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部门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20场次,举办各类展览l2场,图书馆藏书量达13.2万册,比上年增长1.8%。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平均为100%。文艺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据初步统计,2002年我区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共达800多件(幅),其中舞蹈作品lO个、音乐70多首、戏曲40多首、文学作品200多篇、美术200多幅、书法100多幅、摄影200多件。《高明报》全年发行量达251万份,增长35.7%。 卫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加强。2002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6lEj;卫生技术人员1085人,其中医生425人,卫生机构病床位762张。 体育事业成绩优异,2002年我区运动员在省级以上竞赛中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8枚。有l人破1项广东省少年射击最高纪录。 十一、市政建设、环境保护 市政建设硕果累累,为改善我区的投资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作出了卓越贡献。2002年共完成市政工程项目57项,工程投入资金总量3695.69万元。其中道路工程30项,投资2040.l万元:光亮工程7项,投资917.37万元;园林工程7顷,投资464.68万元:环境卫生5项,投资151.04万元;七星岗公园(不含亮化工程)5项,投资98.7万元:道路维修3项,技资23.8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2年末全区各类环境监测人员l4人,比上年末增长4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项,共投入资金841.2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l33.3%和33.5%。2002年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0.l2%,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4.63%,汽车尾气达标率为78.45%。 十二、人目和人民生活 200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8.01%,自然增长率3.13%,计划生育率92.2%。据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80001户,总人口284839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6%和1.1%。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2年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0927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年人均收入4502元,增长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0%。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全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49536人。2002年末止,全市参加失业保险44947人,比上年末下降1.2%: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6424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5944人,分别增长1.1%和6.1%。7000名离退休人员享受了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增长5.7%。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福利院、敬老院11间,总床位510张,收养人数46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内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