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商业 市场繁荣、货源充足、销售活跃。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67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3336万元,集体经济5277万元,私营经济4667万元,个体经济30233万元,各种其他经济23807万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47539万元,餐饮业9260万元,制造业7944万元,其他行业2577万元,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2470万元。 集贸市场活跃,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4936万元,集贸市场已发展到23处,个体业户达8368户,从业人员17559人。市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强。 六、对外经济 外经工作又上新台阶,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全区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39个,合同利用外资320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786万美元,其中:今年新批项目77个,合同利用外资119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实际利用外资5010万美元,增长19.3%。继续走在了省市的前列。 在搞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同时,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口岸的出口战略,提高全区经济的外向度。全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2.6亿美元,增长136%。 七、财政、金融 1994年我区顺利地实施了财税改革,建立了分税制新体制,在加强征管的同时,培植财源,增收节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435万元,比上年增长36.4%,财政支出10811万元,完成各项税收9087万元,其中国税5738万元,地税3349万元。 金融工作积极筹措社会闲散资金,用活用好现有信贷资金,较好地发挥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1490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6513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体、广播电视 科技事业成绩显著。围绕新区的经济建设,针对工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重点新产品试制、星火、火炬等各类各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5项,重点抓了国家攻关项目“虾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等十大第一生产力显示度项目的组织实施。现已完成了13项,其中达到九十年代国外进口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项;国内首创1项;填补省内空白并达到国内先进的4项,达到省内领先的2项;居省内先进的2项;市先进2项。共新增产值5200万元,实现利税2288万元。 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新建中小学校11处,总建筑面积达2.55万平方米,投资1646万元;扩建校舍15处,建筑面积达4800平方米,投资169万元;增添了55万元的教学设施,投资84万元绿化、美化了校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1994年共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110人,其中本科286人,专科589人,高中中专180人,初中中专1055人,比上年多录取411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在校生2157人,开设18个专业,今年又招收新生943人,为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实用人才。成人教育长足发展,共举办学历班48个,培训学员1469人,各类长班40余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各类短期培训班180期,培训学员17300余人次。今年又有10处幼儿园达到市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名列全市前茅。合格幼儿教师已占幼师总数的63%。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今年又有13所中小学校达市级管理水平优秀等级,有21名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695名教师评为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 文体事业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无设施、无场所、无资金的情况下,艰苦创业、自我发展,为新区的文化体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5个镇已设有文化娱乐中心,120个村有文化大院,全区藏书量已达80多万册。文化市场繁荣兴旺,有书刊印刷企业96家,书刊零售网点50余家,文化系统设有卡拉OK歌舞厅36家,录像放影点4家,电子游戏室8处,影剧院1处。1994年城阳区运动员在省十七届运动会取得金牌3枚。向上级体校输送运动员5名,学校国家体育标准达标率99.4%。棘洪滩镇新建400米标准体育场一处,惜福镇争创山东省体育先进镇已通过市级检查,报省验收。农村体育人口已达38%。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电台新安装了直播室,节目采用大板块主持人全天直播,播出时间由每天7小时30分钟,增为13小时。电视节目进行了改革,推出了“新闻纵横”等板块栏目,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建设全面普及,已有57%的镇、50%的村、30%多的农户安装了共缆传输。城阳新区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已出台,广播电视事业将同新区建设同步发展。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全区职工工资总额达到6211.3万元,人均工资总额4788元/人,比上年增长46.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36元,增长20.5%。城乡储蓄余额86434万元,人均储蓄2113元。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继续增加。百户拥有量情况: 项目单位本年拥有量 自行车辆193 缝纫机架86 电冰箱台57 电风扇台110 电视机台108 其中:彩电台61 收录机台63 摩托车辆9 洗衣机台14 1994年末,全区总人口4090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32人。人口出生率11.81‰,死亡率6.98‰,自然增长率4.82‰,晚婚率99.86%,计划生育率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