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青岛市黄岛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上下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经济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结构优的良好发展态势,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增长-1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2.8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5.8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比例为1:67.9:31.1。

一、工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区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808.5亿元,实现增加值22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82.4亿元,增长34.06%;完成销售产值767.8亿元,增长34.35%;完成出****货值189.4亿元,增长55.68%;实现工业增加值220.8亿元,增长36.15%;实现利润24.4亿元,增长44.02%,利税总额41.1亿元,增长39.06%。

二、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成果显著。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1%,项目总投资212467万美元,增长2.7%。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1个,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41个;合同利用外资完成1323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4170万美元。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8652万美元,增长61.9%。完成出口总额277844万美元,增长56.9%,完成进口总额280808万美元,增长67.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19639万美元,增长26%,占开发区全部出口的68%。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8亿元,增长19.0%。其中工业完成投资82亿元,增长4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8.1亿元,增长3.9%。房地产投资完成1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318万平方米,销售额23.9亿元,分别增长1%、15.1%。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5年共完成增加值49.7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4032万吨,比上年增长26%,货运周转量9324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完成客运量1209万人,比上年增长25.9%,客运周转量163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9。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9%。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6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5年辖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6亿元,增长15.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4.1亿元,增长15.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3亿元,增长16.1%,两项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97.1%。在消费品市场中,私营经济增长22%,个体经济增长15.5%,股份制经济增长11.8%。“吃、穿、用”三大类商品保持均衡增长。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7亿元,增长15%;穿着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6亿元,增长15.8%;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0.3亿元,增长16.2%。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5748万元,增长43%。辖区完成税收收入454316万元,增长53%。

辖区金融系统本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69.5亿元,比年初增加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64.1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56.7亿元,比年初增加26.1亿元。

七、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学校48所,其中:普通中学9所,职业中学8所,小学31所;年末在校学生73073人,其中普通中学14756人,小学22370人,职业中学35947人;年末专任教师3622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各类卫生机构达277处,实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66人,医疗病床达到755张。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总人口300308人,比上年增长7.28%,其中非农业人口161163人。人口出生率10.78‰,死亡率4‰,自然增长率6.78‰。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2元,职工平均工资17925元,比上年增长18.5%;人均储蓄达21353元,比上年增长19.7%。

九、农业

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69378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总收入完成6610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3%、14.3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96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加855元。农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