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淳安县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未知

199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史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在宏观经济环境继续趋紧,特别是在遭受“6.30”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合力拼搏,艰苦创业,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199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18.9%。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亟待提高;工业企业转制力度不大,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经济运行效益较差;流通企业亏损严重。

一、第一产业(农业)

1996年,全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强化,高标准开发农业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农村的产品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7%。

“一优两高”农业发展加快,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6.88亿元,增长19.4%;农业总产值(90价)52032万元,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25058万元,增长5.0%;林业产值13177万元,增长5.9%;牧业产值10723万元,下降16.1%;渔业产值3074万元,增长98.2%。

粮食生产在遭受“6.30”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仍有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6年 比年±%

粮食 13.24万吨 6.9

茶叶 4808吨 3.5

蚕茧 1982吨 -46.9

油菜籽 5755吨 15.5

水果 13605吨 4.0

其中:柑桔 9864吨 0.7

全县超额完成绿化造林任务,林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林政管理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625亩,其中经济林1.47万亩,占45.1%,完成中幼林抚育、培管18.9万亩。全年木材采伐量19.8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9%。

畜牧业生产下降。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1996年比年±%

肉类 11772吨 -6.9

其中:猪牛羊肉 11356吨 -3.8

禽肉 414吨 -49.9

禽蛋 4906吨 -9.0

肉猪出栏数 14.95万头 -4.3

生猪年末存栏数 18.67万头 -5.0

牛年末存栏数 11412万头 -6.6

羊年末存栏数 4300头 -4.6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4500吨,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鲜鱼起水量4430吨,增长14.7%。名贵鱼类的养殖也有新进展,但鱼饲料的研制、供应工作尚须大力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年农田水利总投入5751万元,投入劳力583万工日,完成土石方410万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340公顷(折合95100亩)。造田造地完成1067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45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097万千瓦时,增长4.1%;化肥施用量(折纯)7188吨,增长7.2%。

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1996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工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24%;建筑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17.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

工业:1996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自身运行内在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全县工业战线开展“远学邯钢,近学千纺”活动和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乡镇和重点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工业生产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0价)217237万元,增长38.8%,其中:国有工业44296万元,增长18.8%;集体工业73170万元,增长42.1%°集体工业中,乡镇办工业58094万元,增长33.5%;村及村以下工业59081万元,增长49.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40690万元,增长44.8%。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84157万元,增长27.2%;工业产品产销率93.1%。

1996年,全县工业投入增加,全年技改、扩建投资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永顺集团公司、千岛湖渔网厂、纤维板厂以及大墅新兴丝织厂等技术改造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年开发新产品27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9.3%。

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6.7%,盈亏相抵后,仍亏损1854万元,扭亏增盈工作任务艰巨。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增加值1.3亿元,增长17.4%。全年建筑工程竣工226个,其中优良工程15个,竣工面积18.63万平方米,增长20.0%;年末建筑工程施工个数达295个,施工面积32.53万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1996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7.9%。

运输邮电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全面增长。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1994年 比年±%

货物运输量 197万吨 13.2

其中:公路 121万吨 10.0

水路 76万吨 18.8

旅客运输量 650万人 11.9

其中:公路 396万人 14.8

水路 254万人 7.6

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 130万吨 13.2

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86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年末市内电话用户达9146户,增长20.3%;农村电话用户3062户,增长45.7%;移动电话用户783户,增长62.4%;无线寻呼4786户,增长58.9%。程控电话容量占总容量的比重已升到98.8%。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城乡市场货源充足,销售活跃。199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7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县的零售额24781万元,增长18.7%;县以下零售额29197万元,增长2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零售额11207万元,增长16.4%;集体经济单位零售额8999万元,增长1.7%;个体经济零售额22070万元,增长36.6%,其他经济零售额11702万元,增长26.0%;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0875万元,增长31.4%。全年城乡集体贸易成交额25569万元,增长8.5%。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回落。1996年,以控制“菜篮子”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为重点,切实抓好生产、供应和市场管理,实现了物价计划控制目标。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0%;居民消费价格上升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