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淳安县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发、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克服了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和严重旱涝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1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1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亿元,增长33.8%;第三产业增加值3.20亿元,增长17.4%。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企业效益回升乏力,生产建设资金供应紧张,市场物价涨幅过高。 一、第一产业(农业) 1994年,我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优高农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农村经济总收入11.42亿元,增长47.5%;农业总产值(90价)50413万元,增长10.3%;其中种植业产值17738万元,下降1.8%;林业产值12621万元,增长25.7%;牧业产值13023万元,增长21.8%;副业产值5530万元,增长0.2%;渔业产值1501万元,增长8.2%。 农业产品结构继续有所调整,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获得丰收,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4年 比年增长% 粮食 13.14万吨 1.8 茶叶 4775吨 -12.1 蚕茧 4009吨 4.1 油菜籽 4637吨 6.3 水果 8652吨 -8.1 其中:柑桔 3739吨 -13.6 林业生产有新发展,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全年共造林5.82万亩,完成计划的145.5%;造林质量稳步提高,林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林占造林面积的42.7%。全年木材采伐量20.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1%。 畜牧业生产基本保证了肉、禽、蛋等畜产品供应,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1994年比年增长% 肉类 12266吨 11.1 其中:猪牛羊肉 11704吨 9.6 禽肉 556吨 54.0 禽蛋 5313吨 93.2 肉猪出栏数 16.05万头 0.6 生猪年末存栏数 19.88万头 -3.9 牛年末存栏数 1.23万头 -5.0 羊年末存栏数 3368头 67.9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833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鲜鱼产量3783吨。但鱼资源保护工作尚须进一步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4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劳力(劳动积累工)364.5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46万立方米,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2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5%;全年农村用电量4206万千瓦时,增长5.9%;化肥施用量(折纯)6339吨。 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1994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0%,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㈠工业:1994年,在资金紧张、能源原材料较大幅度提价和国家实施重大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下,县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努力克服困难、精心组织生产,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使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工业总产值(90价)132250万元,增长37.5%,其中:国有工业33128万元,增长10.1%;集体工业51634万元,增长18.6%;在集体工业中,乡镇办工业45377万元,增长27.6%,村及村以下工业26569万元,增长157.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20919万元,增长70.7%。在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工业销售同步增长,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28314万元,比上年增长49.2%;产销率93.4%,与上年持平。 但是,由于宏观环境较紧,企业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以及税制改革形成的不可比因素等原因,经济效益回升缓慢,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300万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税金3652万元,增长6.8%;在全县乡及乡以上374家工业企业中,30%的企业发生不同程度的亏损,扭亏增盈工作任务艰巨。 ㈡建筑业 建筑业随着投资增长生产经营继续发展。1994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0.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县13个等级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承建施工工程181个,房屋施工面积30.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工程138个,竣工房屋面积21.4万平方米。在质量验收合格的138个竣工工程中,优良工程15个。 三、第三产业 1994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5.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运输邮电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继续得到加强,发展较快,但交通基础设施仍然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1994年 比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160万吨 15.1 其中:公路 104万吨 7.2 水路 56万吨 33.3 旅客运输量 492万人 9.3 其中:公路 266万人 17.2 水路 226万人 1.3 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 97.8万吨 24.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0价)1207万元,比上年增长55.1%。年末市内电话用户达5545户,增长67.9%;农村电话用户1552户,增长43.4%,移动电话用户167户,增长2.6倍;无线寻呼1477户,增长66.5%。 国内商业:城乡市场稳定,商品供应充裕,消费品零售继续增长。199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国有单位零售10329额万元,下降20.1%;集体单位零售额7336万元,增长1.8%;个体经济零售额16506万元,增长80.7%;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5674万元,增长58.7%。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效额15763万元,比上年增长62.2%。 国合商业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商业供销部门普遍推行国有民营(社有个营)、风险抵押承包、租赁出让等多种经营方式,流通行业合作股份制也已开始起步,通过经营机制转换,使企业职工积极性得到调动。但是,流通企业负担重、后劲小、步履维艰的局面仍未改变,全年国合商业企业亏损额711万元,比上年增亏583万元,发展难度继续增大。 金融保险:1994年,全县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4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企业存款20401万元,增长15.0%。各项贷款余额73142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短期贷款61501万元,增长21.6%;其中长期贷款9087万元,增长23.5%。全年货币净投放5659万元,比上年增长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