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旅游产业

旅游综合实力得到提升,推动经济与社会效益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景点接待游客280.46万人次,增长9.7%;其中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游客1.90万人次,增长6.0%。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景点门票收入6204万元,增长6.3%。一批新的景点、宾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得到发展。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平衡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66家,有开发项目的企业41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79亿元,增长4.7%;施工面积14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竣工面积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7%;商品房销售面积2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4%。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有较大上涨。2007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9%。居民消费价格中八大类呈现“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类上涨1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9%、居住类上涨2.1%、交通与通讯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烟酒用用品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10.5%。食品类中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与干豆及豆制品类上涨较为明显,涨幅为35.5%、35.3%和18.0%。

二、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5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7.3%。年末外贸生产企业达1222家,比上年末增加137家。年末共有外贸自营出口权企业221家,比上年增加51家,自营出口总额4.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0%。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2007年当年利用外资项目25个;协议外资144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6548万美元,增长38.1%。项目规模有所扩大,全年新批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6个,协议外资12071万美元,分别占新批项目数的64.0%和协议外资额的83.7%。年末共有三资企业311家,比上年增加25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3257个,参保人数达74777人,增长11.7%。统筹金额2.64亿元,增长19.5%。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2198个,参保人数达53484人,其中企业职工27170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3728人,参保人数比上年净增5690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年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达12576人,当年新增2129人。年末农村参加养老保险10.83万人,统筹养老金4956万元。

全县共有敬老院10个,收养老人672人;福利企业25家,安置残疾职工440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上年有所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加20元。年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48人,发放保障金486万元,增长16.7%。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加快推进创建省级科技强县工作,全面提升县域科技综合实力。当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引进市级专利中介服务机构1家。全县申请专利530项,专利授权58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5项,合同成交额15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369人,比上年增加584人,其中高级职称306人;中级职称4418人;初级职称1164人。

教育

2007年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99.91%,高中入学率97.27%。全县共有全日制小学25所(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和教学点),在校学生26086人,全年小学新招生3720人,毕业5004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6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21673人(其中普高学生7549人);全年新招生7156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2295人);毕业学生7325人(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2448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3244人,比上年减少180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9所,在园幼儿11202人。成人教育发展良好,全年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大中专学生3879人;毕业1113人,比上年增加172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998人次,获得单科结业711科次,本年毕业83人。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基本到位,创建市级教育强镇2个,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1个,省级示范学校2所。

文化

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全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0个、省级5个、市级130个、县级60个。继续开展“淡化时节”,文明过节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68.15万册。

文艺演出、文化出版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广电事业的有序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337次,接待文艺团体35个,下农村演出219场;成功举办了书画展、故事比赛、剪纸比赛等文艺活动。桐庐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115.5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7.3小时。桐庐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7.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4.7小时。全年播出广播新闻5840条,电视新闻4745条。年末有线电视终端12.5万余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06%。

《今日桐庐》全年共出版发行264万份,比上年增加34万份。

体育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桐庐籍运动员参加省、市比赛获金牌28枚、银牌25枚、铜牌18枚。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40项次,参加人数达5万余人次;成功举办了5次综合性运动会。

卫生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服务站(所)、医务室46个,诊所29个,村卫生室147个,妇保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各类医疗病床1038张;卫生技术人员1878人,其中执业医师491人、助理执业医师214人、注册护士465人。以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开展,全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92574人,覆盖率达100%,参保率96.8%。全县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113.3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65%,传染病总发病率299.32人/十万人。

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98241人,比上年增加1356人;其中农业人口287673人,非农业人口110545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41‰,死亡率6.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1‰。当年计划生育率97.49%〔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