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临安市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伴随着投资步伐的加快,全市建筑行业增长加快,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市有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1家,房屋施工面积208.36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29.3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3.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市以61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工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34.70亿元,增长85.5%,限额以下投资11.68亿元,增长18.4%;城镇以上完成投资30.98亿元,增长65.6%,农村投资15.40亿元,增长56.2%;实现工业性投资21.07亿元,增长38.6%。

房地产投资迅猛发展。房地产业持续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和亮点。2003年,全市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10.33亿元,同比增长64.3%。商品房施工面积92.52万平方米,增长81.0%,商品房竣工面积47.8万平方米,增长62.6%,商品房销售面积27.25万平方米,预售面积21.9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收入7.04亿元,增长1.19倍。房地产价格从去年底的2047元攀升到今年末的2584元,小高层价格已跃升至3500元;房地产销售的对象日益扩展,杭州等外地购房户纷纷前来购房,玲珑花园等生态型房产外地购房户占了七成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交通、城建、水利、教育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33亿元。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5.15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完成2.14亿,教育设施完成投资1.38亿元。杭徽高速公路昌昱段进展顺利,汪家埠至昌化段高速公路已经奠基开工;锦城四中竣工并投入运行,林学院万人大学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14万方,投工688万工。城防工程顺利推进,锦溪、马溪治理工程已开工,各标段完成总工程量70%,青山水库回水坝工程等有效开展;华光潭梯级电站进展顺利;积极推进千库保平安工程,已经完成7座水库的主体工程。

(五)商贸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日趋旺盛。2003年,消费品市场受SARS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迅速回升的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5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9亿元,增长16.5%,市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95亿元,增长12.4%;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11.83亿元,同比增长14.0%。人们的消费观念快速转变,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温饱型消费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过渡,消费升级的浪潮扑面而来。

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连锁超市、特色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联华、华联、家得利、农工商等超市集团纷纷落户临安,营业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全年连锁超市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7亿元,增长28%,超市已由城市向农村市场快速辐射。家电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广远家电、方宜家电、五交化公司等为龙头的旗舰店。

餐饮市场日益红火。餐饮行业在SARS得到控制后,快速恢复,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91亿元,同比增长37.5%。形成了钱王大酒店、临安大酒店、白天鹅等餐饮龙头企业。肯德基等进驻临安,外地餐饮企业纷纷抢占我市市场。

商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自“衣锦街”被命名为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后,锦江路特色休闲街、西苑路美食街均初具规模。商贸市场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锦城新天地商业特色街区已进入后期的装潢阶段,局部已经营业。临安商城一、二期工程已完工,华兴汽车城完成5个展区的建设,黄金水岸特色街区和浙皖农贸城建设进展顺利。

物价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止跌回升的势头,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8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均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0%,居住类上涨2.5%、烟酒用品类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4.4%、衣着类下降3.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3%。

(六)旅游产业

旅游业较快发展。继续推进“接轨杭州旅游西进,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进程,完成《临安市休闲度假胜地总体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初步形成浙西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大明山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大树王国宗教文化旅游区、太湖源生态旅游区、青山湖观光度假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进一步加大景区投入,加快旅游品牌建设,加强旅游促销力度和行业管理。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243万,同比增长3.4%;全市20个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42.57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3755.96万元,增长12.2%。形成了神龙川、大明山等知名景点,上海、江苏等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其中大明山景点全年接待游客21.2万人次,门票收入占全市的29.9%。

(七)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年实现外贸出****货值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自营出口(海关口径)19270万美元,增长55.3%。从出口企业的类型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428万美元,增长43.2%,外贸企业出口14842万美元,增长59.4%;出口国家中,欧盟占26.2%、美国占22.0%、日本占5.1%。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年兴办境外企业2家,办事机构2家。

利用内外资形势较好。依托开发区、园区和工业集聚点的招商平台作用,充分运用项目招商、以商引商、会展招商等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35个,合同利用内资33.1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引进外资项目37个,合同利用外资80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6%,实际利用外资3513万美元,增长161.0%。

(八)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杭徽高速公路昌昱段完成总工程量的35%,汪家埠至昌化段高速、18省道华光潭至岛石段、13省道临青线和16省道桐千线乐平段已开工建设,藻天线改建工程业已竣工通车,华光潭绕坝公路基本完工,浪源公路完成工程量85%,40条县乡公路砂改油工程完成134公里,完成乡村康庄工程改造项目20个,总里程109公里。年末全市通车里程1863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610个。交通运输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134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78565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2247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87578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全年电信、移动、联通、邮政完成业务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全年发送国内函件177.16万件,订销报刊杂志1351万份,邮政特快专递完成国内业务7.11万件,国际业务1743件,分别增长28.9%和17.7%。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6.24万门,增长28.7%;全市固定电话机总数21.38万部,增长28.7%,固定电话用户21.28万户,增长30.2%,其中小灵通用户5.6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61.73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9.38万户,增长91.6%;年末因特网用户达到1.95万户,增长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