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重庆市璧山县统计局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520.37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6.26公里,二级公路162.31公里,三级公路32.45公里,四级公路527.912公里,等外级公路781.44公里。全县车辆拥有量10369辆,其中城内公共汽车30辆,出租汽车147辆。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0%。全社会公路货运量866万吨,同比增长15.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987万元,同比增长0.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185万元,同比下降1.1%;电信业务收入16802万元,同比增长0.7%。拥有固定电话用户83208户,小灵通用户18193户,移动电话用户24103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358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576万元,同比增长21.5%,增速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75362万元,同比增长24.0%;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4214万元,同比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93141万元,同比增长2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2960万元,同比增长28.1%;其他行业零售额3475万元,同比增长14.3%。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436万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进口总额902万美元,同比增长10.6%;出口总额2534万美元,同比下降12.7%。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39个,同比下降41.8%;当年招商引资合同资金2345230万元,同比增长3.5倍,实际到位资金30915万元,同比增长35.9%。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学会、协会26个,会员13528人。市级技术中心6个,高新技术企业9家,重点新产品28个,全年全县共获得专利授权76件。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站13个,电影发行公司1个,歌舞厅65个,综合性体育中心1个,体育馆3个。承办全国性体育比赛1次,市级体育比赛3次。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公办学校82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小学56所,教师进修校1所,中职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在校学生71982人,全年学校招生18189人,毕业生18051人。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民办学校2所,其中初中1所,中职1所。拥有在校学生634人,全年学校招生419人。年末全县拥有幼儿园85所,其中民办44所。在园幼儿13327人,其中民办4422人。大中专上限人数2664人,其中本科上限人数1469人。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进修校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545张。卫生技术人员12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51人,注册护师、护士323人。2008年卡介苗、糖丸、白三联、麻苗接种率分别达100%、98.56%、97.14%、98.56%;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达92.38%、95.24%;乙肝接种率96.67%;产妇住院分娩率98.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34‰。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辖区内财政收入完成182028万元,同比增长22.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135227万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612万元,同比增长18.6%。全县财政预算内支出210977万元,同比增长52.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7873万元,同比增长54.6%。地方预算内教育支出23051万元,同比增长3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09万元,同比增长26.3%;医疗卫生支出8984万元,同比增长67.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016万元,同比增长111.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27431万元,比年初增长22.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7955万元,比年初增长23.3%;人均储蓄余额13002元,比上年增加2433元,同比增长23.0%。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20175万元,比年初增长15.8%。

全年保费收入28108万元,同比增长52.3%;赔款支付4521万元,同比下降26.2%。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共有总户数221084户,总人口(户籍人口)6213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211人,农业人口462186人。常住人口52.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9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92%,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在总人口中,男性318655人,女性302742人,性别比为105.3。全年出生人口5005人,人口出生率8.06‰,死亡人口5610人,死亡率9.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8‰。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306元,同比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5元,同比增长14.2%;人均消费性支出9209元,同比增长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49元,同比增长18.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97元,同比增长1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5.9%。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7.8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1668人,同比增长25.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5791人,同比增长4.9%;参加失业保险29071人,同比下降0.7%;参加工伤保险47599人,同比增长9.2%;参加生育保险10926人,同比增长19.1%。“五大保险”社会保险费实际征收26493万元。全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41.18万人,参合率达87.57%,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全年支出民政救灾款585.5万元,年末全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有9063人,农村居民9543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总资源35518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4785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33781万立方米。全县总用水量6463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52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89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1043万立方米。年末水库蓄水总量4724万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980.2毫米。全年全民义务植树140万株,完成造林面积2000亩,森林面积41.1万亩,森林覆盖率30.21%。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人,同比下降37.5%。全年发生火灾140件,同比增长14.8%,造成2人死亡,损失金额121.3万元。全年发生交通事故88件,同比增长20.5%,造成16人死亡,损失金额13.1万元。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127.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6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2%。

说明:

1、普通中学和小学学校数包含一贯制学校。

2、医疗卫生机构未包括民办医院。

3、全县从业人员数和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两项指标市统计局还未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