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7年 比上年±% 丝 吨 1680 14.0 丝织品 万米 268 -22.8 白酒 吨 8951 25.7 配混合饲料 吨 110743 10.7 原煤 万吨 300 1.1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0554 -41.4 高中压阀门 吨 465 24.0 石油钻采设备 吨 3369 22.0 水泥 万吨 63 14.0 苯胺基乙腈 吨 36321 8.8 亚氨基二乙腈 吨 51162 2.1倍 变压器 万千伏安 124.9 10.0 三、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2007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1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建设与改造完成投资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各类投资中,全年完成国有投资12.6亿元,增长30.2%。工业生产带动投资,投资促进生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1.5亿元,增长50%,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加大。渝隆路永川过境段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永(川)吉(安)公路黄瓜山至吉安段道路硬化工程全面贯通,永寒路来苏至青峰段和重庆港永川港区朱沱作业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形成。按照“竞争发展、突破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新区建设。全年建成项目20个,新增城市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消防特勤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或投入使用。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启动高速路口迁建工程,动工建设新区6.2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体育公园。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围绕“开放建城,建开放城”的思路,通过打造宜居城市,强化形象塑造,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价值,汇聚了人气,积聚了商机,促进了全区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7.6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全年商品房在建及销售项目117个,商品房开发建设面积达到344.2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99.1万平方米。天秀锦地二期、金域蓝湾一期、锦绣花园大酒店、康安尚都等在建项目35个,在建工程面积125.9万平方米;新批项目34个,拟建项目用地1743.5亩,拟建设规模约200万平方米。 四、城市建设 现代大城市加速拓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新建化工路西段、荫山路、中河坝滨河南路,开工建设内环东路、外贸校段道路改造工程。5.8平方公里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新建人民南路、红河中路,完成红河南路东段、昌州大道东段等道路改造工程,体育中心、消防特勤分中心投入使用;东部拓展区启动建设,成渝高速公路永川匝道口迁建工程开工。城区面积拓展到33.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34.7万人。城镇化率达52.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主干道5700米沥青砼路面翻修整治工程,改造沥青罩面13万平方米、人行道板砖9万余块、公交站亭18个、过街公共管沟23道、交通信号13组。完成了环北路、汇龙大道、高速路口等道路绿化,新植行道树4万余株,打造萱花北干道、南大街铁桥等5处17000余平方米的“茶竹”景观,实施绿化景观改造2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公园、广场、道路和城郊绿化、山头绿化为重点的连线、连片、成景的园林绿化体系。在红河河道两侧投资1.44亿元分别规划了20米宽的景观长廊,将永川古八景融入其中,打造园林式绿色景观长廊,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随着城市规模的拓展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全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18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7%,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321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7%。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21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固定电话用户31.4万户(含小灵通),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宽带网用户2.9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8.5%、24.2%和26.1%。 六、旅游和招商引资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特色旅游亮点纷呈。茶山竹海核心景区打造全面展开,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加快改造,中华梨村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活动。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3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17.5%。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07年全区利用内资总额达到22.25亿元,位居重庆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第1位。全年引进渝琥玻璃、白雪电器等项目112个,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1.5倍。实际利用外资3915万美元,自营出口总额2489万美元。 七、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开放促发展,发展共繁荣,消费品市场供销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总额为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为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培育大市场,引进大商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吸纳与辐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人民广场商圈商业载体建设基本完成,全年新增商业设施面积5万平方米,商业载体总量达到21万平方米。华创商业中心、“十里棠香”、帝琴58号大街、同航置业等重点商业载体建设相继完成,并陆续实现招商入驻。经营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红河农贸超市全面建成,于2008年1月正式营业。新世纪百货、国美电器等大型商业企业,德庄、君之薇等20余家重庆知名餐饮企业正式落户新区。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市场物价小幅上扬,主要商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在以食品价格为主的市场价格结构性上涨影响下,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6%,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8%,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 公共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运行基本平稳。2007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2688万元,比上年增长60.9%。从构成看,一般预算收入69240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其中工商各税37202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86644万元,比上年增长49.9%,其中,一般财政支出150272万元,比上年增长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