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合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庆阳市合水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上下紧扣"提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和"横向看位次,纵向看增幅"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发展全局,超前谋划,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关键之年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5650万元,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99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 18395万元,增长52.2%,第三产业增加值26356万元,增长3.4%。人均生产总值达4076元,折合581美元。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43.5:18.16:38.34调整为40.84:24.32:34.84,一产下降2.66个百分点,二产上升6.16个百分点,三产下降3.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个11.2百分点,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101万元,地税部门完成 1710万元,财政部门完成201万元,乡镇362万元。小口径财政收入2538万元,同比增长11.3%.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233万元,增长 31.4%。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82390.24吨,增长0.89%。其中,夏粮18053.84吨,减产18.9%;秋粮64336.4吨,增产8.32%。全年粮食单产221.24公斤,比上年减产15.78公斤。全县夏秋粮比为28:72,农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产业的支柱作用显现。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2007年------比上年+-%

小麦------------18053.84-------18.90

玉米------------34872.66-------10.94

油料------------ 7129.00--------1.63

黄花-------------2770.00------- 7.36

白瓜籽-----------1971.00------- 1.09

蔬菜------------83730.00-------40.46

水果------------45100.00-------66.98

林业生产持续稳定。林业生产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生态林业工程为重点,完成造林面积15200亩,四旁植树48.5万株。完成种草面积3.3万亩。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县年末大牲畜存栏5.11万头,增长8.03%,其中牛4.98万头,奶牛5485头;羊只存栏量达到 13.27万只,下降0.9%,出栏8.37万只。猪存栏3.17万头,增长3.94%。畜牧业产值达992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34%.

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2007年(吨)-----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5079.67--------5.80

其中:猪肉----------2302.50--------0.66

羊肉----------1339.20--------9.99

牛奶---------------8093.00-------- 9.36

禽蛋---------------1134.30------- 10.17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新修梯田5370亩,新建人饮工程1处,小水2600处,建成农村沼气"一池三改"1900处,全县累计户用沼气达到4500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9万亩。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00亩,新增保灌面积2500亩。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83.4万元,增长29.6%。新办金陇粮油工贸公司、民丰绿色农产品工贸公司、立新食品厂、太白粮油综合购销公司等民营企业23户,开发"朝洁"洗衣粉、"古象"学生奶粉等新产品14种。非公经济实现销售收入8.93亿元,上缴税金1410万元,分别增长10.6%、27.3%。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完成出口供货值1659万元,较上年增长24.9%;出口创汇151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3.5%。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2007年-------比上年+-%

劳工手套---------231万双--------18.10

普通铝合金------7234万吨------- 18.03

用电量---------3295千瓦时-------94.62

建筑业和和房地产协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1家,完成建筑业产值227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343万元,增长79.5%。其中:城镇建设完成投资95053万元,增长 155.1%;农村建设完成投资18290万元,下降29.4%。1000万元以上投资41241万元,增长98.4%,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27014万元,增长89.4%;50万元至500万元项目投资34949万元,增长56%;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10139万元,增长77.5%。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客运量121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客运周转量10521万人/公里,增长5.8%;货运量达到42万吨,增长4.6%,货运周转量8400万吨/公里,增长5.2%。年末共有营运车304辆,其中客车104辆,货运车200辆。县境内有公路12条,总里程366.39公里,其中:国道2条,211、309线总长110公里。县道6条,134.99公里,乡道6 条,131.4公里;乡村道路119条537.77公里。

邮电通讯业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宽带用户达户,宽带网络业务发展迅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126户。小灵通用户1678户,移动用户26315户,联通用户1806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37.12部。

六、商贸、招商引资及金融

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400万元,增长17.9%。其中: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204万元,同比增长18%,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196万元,同比增长17.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14336万元,零售额实现9200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687万元,其他行业实现1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2%、11.7%、24%和13.5%。

大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争取省、市无偿资金2.89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7个,到位资金22585万元;启动民资项目28个,到位资金8180万元。开工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253个,完成投资10.32亿元,同比增长79.7%。项目库储备累计达到136个;完成重点项目前期8个。全县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户达1862户,年内新发展551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019人。

金融业健康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5154.9万元,增长9.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2019.8万元,下降0.1%;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8048.7万元,下降1.5%,金融工作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