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民勤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武威市民勤县统计局

纯净水 吨 650 39.78

中小农具 万件 8 1.27

石料 万方 18 10

辣酱 吨 8480 0.95

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1.75%。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7万元,增长20%。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18亿元,增长22.5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38亿元,增长24.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7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按行业分,其中采矿业投资2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制造业投资10130万元,增长18%。全部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73032万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投资47900万元,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42600万元,增长19%;第三产业投资47530万元,增长16%。全年共实施和新建项目132个,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2.38亿元,增长24.4%。招商引资22项,完成投资4.87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2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500万元,增长25%。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房屋施工面积2.54万平方米,增长16.8%;其中住宅面积2.02万平方米,增长17.6%。

城镇建设完成6条主干道路和30条居民巷道铺油硬化任务,供水、排水、供热、垃圾处理工程进展顺利。城镇化水平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25%。

六、交通、邮电、旅游

全县交通业完成公路客运量256万人,比上年增长5.79%,客运周转量1081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95万吨,货运周转量31508万吨公里。至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3588辆,增长70.69%;私人汽车保有量2392辆,增长62.16%;公路全长2037公里,其中油路849公里。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2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360万元,移动业务总量4000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5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拥有量29397户,比上年减少3142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75户,农村电话用户2206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2356户,新增49303户。电话普及率47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数比上年增加15部。年末微机上网户2548户,比上年增长68.96%。

全县入境旅游人数6.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9万元。

七、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2%。按销售所在地分:县的消费品零售额43357.5万元,增长16.7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6142.9万元,增长13.9%。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4989.2万元,增长14.4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7231.4万元,增长14.8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285万元,增长18.33%;其它行业零售额1994.8万元,增长14.82%。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084万元,增收81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749万元,增收531万元,增长16.5%,其中增值税490万元,增长44.1%,营业税1397万元,增长35.2%。全年共完成财政支出88828万元,增支38467万元,比上年增长76.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33687万元,比上年增加77625万元,增长30.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3245万元,增长3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4846万元,增长23.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44597万元,增长2.03%。

全年保险金额280451万元,增长8.27%,其中人寿险215000万元,增长19.44%;财产险65451万元,下降17.19%。共理赔各类案件2168件,赔款金额466万元,其中人寿险95万元,下降21.49%;财产险371万元,下降5.84%。

九、科技、教育

全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503万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8项,其中:省(部)列项目4项,市列项目1项,县列项目33项,建设科技示范园区5个。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91场次,培训农民12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万多份,科技培训入户率达到95%,农村主要劳动力受训率达到85%。建立县级科技示范点104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90项,培养科技示范村123个,示范社426个,示范户3854户。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5%。

全县普通中学23所,招生人数11509人,在校学生数33021人,其中高中5所,招生人数4403人,在校学生数11938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315人。小学244所,在校学生26400人。全县高考录取人数3947人,其中本科人数1562人。小学入学率99.95%、巩固率99.95%、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99.96%、巩固率99.9%、毕业率96.34%;高中录取率95.59%。全县教职工人数为3830人。

十、文化、卫生

全县有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建成村级文化室21个。乡镇广播电视站18个,卫星地面收转站9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1%和93.6%。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6010户,增长21.29%。

全县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控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拥有床位数785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98人,其中执业医师259人,执业助理医师81人,每万人拥有医生11人,每万人拥有床位26张。

十一、扶贫开发

全年争取财政扶贫和“三西”专项扶贫资金371万元,解决温饱贫困人口1709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803人,低收入人口906人。全县现有贫困户3183户,贫困人口13691人,其中:低收入人口8894人,绝对贫困人口4797人,贫困面下降到2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31.5万人,常住人口3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农村人口23.6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28万人,女性人口为14.92万人,性别比为102:100。全年出生人口1750人,出生率5.81‰;死亡人口为1079人,死亡率为3.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上升0.02个千分点。

城乡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68元,比上年增加886元,增长13.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80元,增长1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61元,比上年增加292元,增长7.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20元,增长12.1%。

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798人,其中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428人 (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以内。年末参加各种养老保险人数为8022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550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21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77.54万元。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为14805人,比上年末增长7.62%,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805人,比上年末增长12.13%。参加农村新型医疗合作人数为208019人,比上年末下降0.04%,参合率达到90.3%,其中民政救助参合人数13434人,比上年增长12.38%。医疗资金支出208.02万元,累计受益8808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