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武威市凉州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上下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奋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积极营造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实现了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20亿元大关,达到126.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 11.8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12694元,比上年增加1723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2.7:37.95:39.35调整为2007年的23.17:38.8:38.03。和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47、0.85个百分点。

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员430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52人,安置困难就业对象568人,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6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3%。

物价:据市城市经济调查队调查:我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6.8%,较上年上涨6.8个百分点。

2007年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6.8           6.8

食品类                 118          18.0

烟酒及用品           100.0           持平

衣着类               100.5           0.5

设备用品及服务        98.9          -1.1

医疗保健             104.2           4.2

交通和通讯           102.9           2.9

娱乐文教服务          99.8          -0.2

居住                 103.6           3.6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完成农业种植业增加值20.28亿元,增长2.32%。

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72.67万亩(包括秋季复种29.14万亩)。其中,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16.02万亩,比上年减少 1.17万亩;以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47.33万亩,较上年增加14.63万亩,增长44.74%;落实农作物制种23.41万亩,比上年减少14.9万亩,其中玉米制种达19.53万亩,比上年减少7.84万亩。粮、经、饲的种植结构由2006年的76.4:19.4:4.2调整为2007年的 67.2:27.4:5.4。优质作物面积达100.63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高产高效作物播种面积50.3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35%。

受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粮食生产小有波动,总体趋稳。总产量达到62.7万吨,比上年减少0.4万吨。蔬菜总产量达到106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增长12.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62.7万吨          -0.6

油  料         18万吨         -18.2

水  果        4.1万吨           0.2

蔬  菜       106万吨          12.8

瓜  类        6.9万吨          -8.0

药  材        0.7万吨         -12.5

完成畜牧业增加值8.68亿元,增长5.86%,占农林牧渔业比重的29.6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2万吨,比上年的7.39万吨减少1900吨。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大牲畜年末存栏      30.65万头        6.42

牛存栏              26.45万头         7.30

生猪存栏            67.5万头        -3.43

羊只存栏           82.7万只        4.29

牛出栏                8.7万头        9.43

生猪出栏            80.07万头        -0.74

羊只出栏           39.2万只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