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金川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区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开拓奋进,迎难而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一年来,我区以西部大开发总揽全局,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城乡企业、城郊型农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7.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亿元,下降17.4%,第二产业增加值21.63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4.61亿元,增长1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的形势更趋严峻,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区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带动经济发展的知名企业和名优产品;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偏低,区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地方财政缺乏稳固的税源基础,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解困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二、农业 2001年,我区多次遭受大风天气和沙尘暴侵袭,特别是发生了自1955年有水文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使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威胁。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区上下以防灾减灾、增效增收为重点,下功夫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节水抗旱,严格用水管理,积极落实以井补河、以秋补夏,以副补农等措施,城郊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有了新的发展。 林业生产成效显著。全区完成造林面积0.81万亩,增长6.8% 。培育各类苗木700亩。其中市区北部绿色长廊工程完成合格造林面积96亩,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蠃得了省、市各级的普遍好评。 畜禽养殖业持续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历时两年的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完成乡村公路油面铺筑9公里;新建宽裕型小康住宅614套,其中楼房315套、平房299套,新建、维修渠道100公里,配套人畜饮水工程10.5公里。 三、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区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 企业经济效益保持盈利态势。2001年工业企业总体效益继续保持了盈利态势。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8亿元,利税总额7.01亿元,同比下降11.5%。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有新进展。2001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5亿元,下降42%,更新改造投资3.4亿元,增长23.2%,其它投资3.72亿元,增长1.3倍。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区新签招商引资项目60项,协议、合同引资5.96亿元,到位资金0.56亿元,启动实施33项。天水路步行街,金戈购物广场的建成营运,形成了我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85亿元,增长31.4%,餐饮业0.84亿元,增长95.3%,其他零售额1.46亿元,增长5%。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达到101.2%,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中有增。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5881万元,比上年增长8.4%,财政支出7177.6万元,增长14.6%。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4.93亿元,比年初减少6.32亿元,下降15.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4亿元,比年初增加1.09亿元,增长7%;各项贷款余额为16.39亿元,比年初减少3.39亿元,下降17.1%。 六、科技、教育、卫生 科学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区实施科技项目36项,其中:农业项目20项,工业项目7项。完成15项,取得科技成果21项。安排科技三项费140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2001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4172人,增长8.5%;小学40所,在校学生16641人,下降3.1%;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数4382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01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3个,拥有床位976张,卫生技术人员1440人,其中:农村卫生院2个,床位25张,卫生技术人员30人。 七、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比上年增长23%,人均消费性支出6137元,增长5.08%。农民人均纯收入3366元,增长4.7%。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1.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超过35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年共安排各类扶贫救灾、救助资金54.6万元。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4.1万元。 八、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根据抽样调查推算,2001年末全区总人口2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41‰。 注:1、本公告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变动以2001年《统计资料》为准。 2、公报中各项数据均按大口径统计。 3、公报中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