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神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8 榆林市神木县统计局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晋剧团全年完成演出260场,收入30万元,极大地活跃了城乡文化。图书馆现存图书4万余册,图书流量每年达到31486册(次),接待读者累计36332人次。广播电视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广播电视传输网,这样不仅扩大了收视户数,而且提高了收视效果。全县共有电视发射机2台,发射总功率达1050千瓦,信号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累计达34000户,其中本年新安装1530户,目前城区有线电视节目已增加到28套。同时还设有互动点播节目。到目前为止已有14镇5乡政府所在地能收看到9套图象逼真,伴音清晰的四级广播电视节目。广播文化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户机构33个。县属医疗卫生单位3个。县乡两级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70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34个,与上年相比持平;中级技术职称334名。全县共有村级卫生室590户,覆盖率达到66.2%,1059名乡村医生中有75%的达到中专水平。

全县医疗单位拥有业务用户3.68万平方米,医疗开放病床达到745张,比上年度净增91张,每千人拥有2.03张。病床使用率达到77.3%。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县级医疗单位配有CT采超、血球计数仪等先进的新型诊断仪器。进一步加强了卫生监督机制,整顿了医疗市场,清理了无证和不合格个体诊所,共取缔诊所12所。通过整顿,使全县的预防保健,农村卫生等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改善。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遏制。2002年末全县出生人口2646人,比上年减少210人,人口出生率为7.35‰,比上年加落0.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3.4‰,比上年下降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比上年回落0.4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361345人,比上年减少4609人。其中:农业人口274375人,非农业人口86970人。

2002年末全县职工人数达22719人,其中:国有单位13985人,集体单位500人,其他单位8234人,年内共分配和安置大中专及技校学生634人,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32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465元,比去年增加3448元,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元,比上年增加325元,增长了7.6%。

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环保事业快速发展,执法力度大大提高,环境监测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总投资12万元。“三废”处理情况大有好转,但需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工业废气排放量1125482万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4%;废水达标排放量432.99万吨,达标排放率为80.39%;废渣产生量78万吨,综合利用量15.7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20.16%。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县福利院拥有床位300余张,共收养了80位孤寡老人和遗弃儿童。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7817人享受保持待遇,其中农村1836人,城市5981人;全县共发放低保金397万元。

注:1、国内生产总值、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它价值量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计生局提供。

3、人口情况为公安局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