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洋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15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一产6.51亿元,增长11.4%;二产9.01亿元(含军工企业),增长12.3%;三产7.63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收入5821万元,同比增长9.8%,其中地方收入3632万元,增长14.7%;财政支出2.82亿元,“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低保”目标顺利实现。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净增2.98亿元。 【工业】完成了13户国有企业改制,黑米酒厂、黄酒厂、油脂化工厂成功拍卖,秦洋酒业公司与长生酒业公司强强联合,县药材公司成功改制重组,物资系统改革成效明显,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平稳推进。全年投资4750万元,完成工业技改项目4个,钒钛磁铁矿扩建项目竣工投运,秦洋长生酒业公司新的5000吨黄酒生产线建成投产;开发新产品10个,蓝宝石古秦洋、十五年花雕黄酒、洋州挂面、系列调味品等新产品产销两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3.7亿元(不含电力系统产值),增长5.1%。 【农业】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粮油生产克服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17.4万吨,增长6.7%,油料总产1.98万吨,与上年持平。农村五大支柱产业基地稳步发展,全年种植蔬菜14.6万亩,新发展水果2万亩,新发展中药材1.5万亩,发展烤烟5280亩,生猪饲养量达67万头,发展优质特异米16万亩,“洋县黑米”成为全市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双亚粮油公司、洋州葡萄糖厂、汉星生化公司、和兴农牧公司、大咸德调味品公司成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果蔬气调库建成投运,品康公司投入运营。优质梨果业协会、蔬菜协会和经纪人协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22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有机认证,5大类20余种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或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突出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完成了洋县新农村建设规划,铺开了25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进展顺利,完成移民建房392户1706人,改建道路227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衬砌渠道45.4公里;新修水窖167口,抽水机站15座,新增灌溉面积85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平方公里;完成人饮工程18处,解决了1.52万人8300头大家畜饮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补植2.8万亩,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7.8万亩;新建沼气池1760口;劳务输出9.32万人(次),创收4.98亿元;建成83个村通村水泥路140公里;建成移动扶贫通讯基站23个,安装广电“村村通”设备45套。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570元,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剔除西汉高速公路洋县段投资,县内实际完成投资5.8亿元,同口径增长达49.5%。列入计划的23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8亿元,占年计划的101.5%。西汉高速路洋县平川段建成通车,华太公路路面工程全面铺开,洋华公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金桑公路23公里路基改造工程完工,通达工程全面实施,渡船口隧道全线贯通,八仙园电站、卡房水库坝后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沙河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主体工程,龙王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开工。县城东二环路一期工程基本完工。长青—华阳生态旅游区列入全省十大景区及20个旅游重点项目,黄金峡水能开发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镇建设】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城区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8条主要街道景观规划,修编了18个集镇总体规划,县城绿地景观规划、旧城改造规划、洋州新区建设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县城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程度提升,全面完成了东西南大街沥青路面铺设和育才路西段、园林路南段、唐塔街北延伸段等6条城区道路及25条城中村泥土路面和30余处主次干道接口硬化改造;铺设人行道彩砖1.5万平方米;栽植补植金桂、雪松等行道树15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安装、维修路灯1280盏,启动了城区主街道夜间景观灯改造工程,实现了主街道和广场通宵亮灯。加大县城和重点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倚门经商、占道经营、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及城区燃煤锅炉和餐饮业油烟治理,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坪堵河、清溪河、旱坝水电站、魔芋加工等15个项目成功招商并投资建设,青岛朱鹮植业有限公司落户洋县,陕西朱鹮黑米酒业公司利用原黑米酒厂生产线开始生产,新厂区正在抓紧筹建。计划投资8亿元的洋州新区建设项目已与九江华林特种钢集团公司正式签订协议。 【财政】完成财政收入5821万元,占预算的101.1%,增长9.3%,其中地方收入3665万元,占预算的103.8%,增长15.7%。完成支出2.85亿元,增长33.6%,按时发放了干部职工工资和年终奖,增发了干部职工误餐补助和部分目标责任奖及离退休人员双节补助费,补齐了陈欠工资,彻底结束了拖欠干部职工工资的历史,实现了“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城乡低保目标。 【金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增加2.98亿元,增长11%;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4.3亿元,比年初增加3.91亿元,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13.7亿元,比年初增加1.56亿元,增长11%,近年来首次呈现存贷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旅游】全县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评审,《长青—华阳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华阳古镇旅游详细规划》通过初评,《朱鹮生态旅游区详细规划》和《蔡伦纸文化旅游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招标。大力开展AA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创建活动,洋县宾馆和白云宾馆、朱鹮大酒店获得全市宾馆和餐饮业三十强称号。 【社会治安】以创建“平安洋县”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了重特大事故发生。治安防控和严打双管齐下,刑事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扎实开展信访老户专项治理,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实现了信访“一控制两下降”目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科教文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两免一补”和教育经费全面落实,为51556名学生免除杂费1100万元,为5010名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80.4万元,免费为18240名贫困学生提供了课本;新建校舍11328平方米,合理调整学校布点,撤并小学19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受到省上表彰。成功创建了省级双拥模范县和文化先进县,蔡伦墓祠、开明寺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调桄桄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农民参合率89%,报销率38.6%,报销总金额1342.8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计生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得到加强,综合治理新生人口性别比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1.42‰,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