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润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镇江市润州区统计局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亿元,同比增长23.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44.10亿元,同比增长3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89.02亿元,同比增长51.8%。

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全区拥有房地产企业58家,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0.95亿元,同比增长11.0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97.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48%;其中住宅面积16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97%;商品房竣工面积46.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09%,其中住宅38.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98%;商品房销售面积72.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32%,其中住宅面积63.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3%;商品房销售额38.16亿元,同比增长126.6%,其中住宅销售额32.13亿元,同比增长116.07%;商品房平均售价5300元,同比增长23.6%;其中住宅5060元,同比增长19.88%。

五、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33亿元,增长9.8%;零售业零售额50.08亿元, 增长21.3%;住宿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3.3%;餐饮业零售额7.26亿元,增长26.1%。市场交易活跃,年未拥有亿元贸易市场5 个,分别是: 九洲国际装饰家居广场、黄山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润州市场、钢材市场,实现成交额48.77亿元。

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步伐趋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其中:进口1.2亿美元,出口3亿美元。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5家,合同利用外资1196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04.3万美元。

六、科技和教育

全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807万元,增长103.95%,教育事业费支出16336万元,增长53.4%。

科技工作步伐加快。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11项、市级科技项目9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1223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年末,全区按新标准重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年专利申请704件,专利授权量583件。成功创建“江苏省科普示范城区”。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区有小学16所,在校学生11841人,普通中学4所,在校学生3360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达100%和100%。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到10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1所,在校学生1910人。年内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78人。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年末全区有文化馆(站)7个。全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区行政村(社区)实现全覆盖。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年举办区级演出、展览10场次,组织文艺下乡、下基层演出12场次、送电影180场。全区文艺创作者在市级以上获奖作30余件,在书画、美术、舞台文艺作品等方面发表作品100余件。

卫生资源不断加强。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3个、床位286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04人,其中执业医师151人、注册护士112人、药剂人员38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同步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9.93%。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认真抓好各竞赛项目的运动员队伍选拔和训练,共向上推荐、输送运动员40余名。积极组队参加市及省两级比赛,共获市级以上金牌30枚。全区已建成体育健身路径点80多个。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649人。

八、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全区3条河流(运粮河、四明河、船山河)、3个断面达标66.6 %,(2009年上半年:四明河4类;船山河4类;运粮河超5类;下半年:四明河4类;船山河2类;运粮河超5类),全区集中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年总监测天数365天,环境空气良好的天数295天,达标率8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较好,平均声值为52.5分贝,与2008年基本持平。

九、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水平增长。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4.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12人,死亡人口14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3‰。

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全年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8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60元,增长11.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43.43平方米。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每百户城区居民拥有彩电179台,空调器176台,洗衣机104台,电脑81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176台,空调器124台,洗衣机102台,电脑52台,摩托车32辆。城区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7%和37.3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完成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及属地基金任务。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5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7.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本地基金征缴11316万元,新增扩面6000余人;有900余人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4953人享受老年居民养老金。

就业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181人,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4860人,失地(失水)农民(渔民)再就业率达83.9%;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941人。20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9%。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