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德钦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帮助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的各项部署,认真落实县委十届全会精神和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生态环保立县、科教人才兴县、特色产业强县、旅游文化富县“和”培育旅游文化、电矿、生物“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中适时适度,在调控中谋取发展,突出加快这一主题,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在工业、投资和消费的强劲拉动下,全县国民经济在巩固上年增长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43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4.90%,按现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7.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83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7万元,增幅为20.0%;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9528吨,比去年同期增1110吨,增幅为6%;葡萄产量达679吨,比去年同期增371吨,增幅为120.5.%;大小牲畜存栏数为162471头(只),比去年同期减60头(只),减幅为0.04%;大小牲畜出栏数为29969头(只),比去年同期增798头(只),增幅为1.2%,奶制品产量达5472吨,比去年同期增573吨,增幅为11.7%;蛋产量为129吨,比去年同期增9吨,增幅为7.5%;农民人均有粮达311公斤,比去年同期增6公斤,增幅为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06元,比去年同期增182元,增幅为12.8%;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完成41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5000人次,增幅为13.9%。 2001年-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增长情况表 项目 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增长11.3%11%38.3%20%12%12.8% 农民人均纯收入69076610591271142416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74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3060万元,增幅为70%;主要完成产品产量有发电呈6524万度,比去年同期增1345万度,增幅为26%;铅加锌精矿2500吨,比去年同期增1565吨,增幅167.4%;铁矿产品量完成1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4.6.万吨,增幅为41.8%;生产精铜650吨。自来水完成1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12万吨,增幅为9.8%;青砖瓦完成210万块,比去年同期增58万块,增幅为38.2%。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县建筑业完成98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179万元,增幅为28.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县继续加大重点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45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0150万元,增幅为37%。其中:水电业完成17581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61%;采矿业完成32644万元,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42.85%;生态环境完成3687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民间投资完成11901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其它投资完成8638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54%。 2001年-2006年投资总额和增长情况表 项目 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增长23.6%41.6%15.5%141.9%43.3%37.1 投资总额89451267114641354115430174451 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年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1200辆;全年旅客运输量完成214269人次,比上年增14.36%。 通讯业发展迅速,移动电话业务总量9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3万元,增幅为38.28%,电信业务总量为376万元;邮政业务总量为62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0000户,固定电话用户5163户,两项合计15163户,比上年增长4763户,增幅为45.8%。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商业发展较快。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4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销售完成8692万元,比上年增1338万元,增12.8%;餐饮业住宿销售完成3408万元,比上年增549万元,增19.2%。按经济成份分,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完成6105万元,比上年增2159万元,增长521.5%;个体私营销售完成3422万元,其中:个体经营户销售完成2503万元。 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自然保护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小学在校学生5402人,入学率97.4%。高初中在校学生242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97人,高考上线率为55%;初中在校生2049人,入学率为81%;全县教职工总数654人,今年高中招生139人,比上年增长21人;初中招生581人,比上年减245人;小学招生855人,比上年减252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文化机构11个,其中:文化馆(站)9个,其中:图书馆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65%,电视人口覆盖率67%。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网络1座,有线电视小片网络9座。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拥有卫生医疗53个,年末县级卫生机构有3个,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42个。全县医疗机构共设置病床200张,全县共有卫生人员240人。疾病预防、药政管理等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有2个保护站。自然保护区面积216606公倾,列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一动物有15种;列入国这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6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县地方财政收2262万元,比上年增长36.84%;一般预算收入1529万元,比上年增2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565万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83元,比上年增35.8%。 金融运行良好,存、贷款总额均有所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01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7352万元,增幅为24%;城乡居民蓄存款余额为176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98万元,增长18.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78万元,比去年减少2139万元,减少10.6%;货币净投放为84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511万元,增幅为21.9%。 2001年-2006年财政收入与年增长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