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德钦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迪庆州德钦县统计局

2004年是我县进一步推进小康建设进程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议、州委五届六次全会、县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经济工作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建设步伐,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经济整体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更趋合理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工作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得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交通邮电业继续较快发展,财政增收,金融运行平稳,人民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我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0726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8.8%,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第一年的46.3:5.5:48.2调整为2004年的31:26:43。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99万元(现价下同),比去年同期增加854万元,增幅为15.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8.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3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78万元,增幅为356.5%。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74.1%,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89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64万元,增幅为9.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7.3%,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6个百分点。

今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产前产中技术服务不到位,出现大面积病虫灾害现象。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三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平稳,但是包袱沉重,市场竞争力弱。四是电矿结合力度不够。五是财源结构单一,收支矛盾突出。六是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社会就业压力增大。七是农民增收渠道单一,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上述这些因素制约着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2000年—2004年德钦GDP与上年增长情况表

项目

指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增长 19.55% 10.1% 11.2% 12.3% 38.8%

GDP 10867 11961 13295 13295 20726

三项产业比重 46.3:5.5:48.2 42.7:5.3:52 39.1:4.4:56.5 39.1:4.4:56.5 31:26:43

二、农业

2004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6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主要特点: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种植业结构调整,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004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减2643亩,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进一步优化布局,优化品种品质,推进了种植结构调整。

二是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8699吨,比上年增产649吨,增长4%。

三是畜牧业稳定发展。200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为1903吨,比上年增长15%;牛奶产量2693吨;比上年增长0.3%;家禽肉产量113吨,比上年下降14%;蛋产量为119吨,比上年增长3%,大小牲畜存栏为163247头(只),比上年减少4%,大小牲畜出栏为31492头(只),比上年增长5%。

四是否林业天保投资达1305.8万元,其中森林管护费789万元,公益林建设516.8万元,完成封山育林9.8万亩,人工造林0.4万亩,总投资比去年增96.6万元,提前完成退耕还林13700亩造林。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683口,总投资达136.6万元。

五是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4233万元,比上年增1030万元,增长32%,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为8302万元,比上年增加3168万元,增长62%。

六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71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有粮290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12.7%。

2000—2004年德钦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增长情况表

项目

指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增长 3.3% 11.3% 11% 38.3% 20%

农民人均纯收入 620 690 766 1059 1271

三、工业、建筑业

2004年,全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56.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1.2%,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036万元,比上年增长521.9%。从工业和建筑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看: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2858千元(现价不同),比上年增加8652千元,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经济完成8018千元,比上年增加552千元,增幅7%,规模以下经济完成14840千元,比上年增加8100千元,增幅120%。

二是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发电量:2928万度,比上年增加169万度,增长6%。

2、白  酒:14吨,比上年减少7吨,下降33%。

3、自来水:135吨,比上年增长42万吨,增幅45%。

4、铅锌矿:3117吨,比上年增长1517吨,增幅95%。

5、砖  瓦:390万块,比上年减少25万块,下减6%。

6、铁  矿:24800吨。

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036万元,比上年增长521.9%。我县建筑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竞争力弱,工程几乎都被外地建筑公司夺标,外地建筑工程队的工人大都是外地人,财源流严重,对本地农民增加收入贡献很小,直接影响着我县经济的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2568万元。重点投入在交通、教育、集镇、旅游、水利、扶贫、电力等方面。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20770万元,增长141.86%,资金到位21816万元,到位率61.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324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8686万元,增长135.94%,其它投资完成13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140万元,增长553.4%,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5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210万元,增长56.45%。农村私人建房投资1051万元,比上年月日同期增长768万元,增长271.38%。

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主要投资趋向于交通和电力及能源建设,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4522万元,占总投资的41.21%;电力及通关完成投资9574万元,占总投资的27.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4455万元,占总投资的12.58%,其它行业完成投资3881万元,占总投资的10.96%。城镇工矿区及农村私人建房完成1633万元,占总投资的4.61%,其它投资完成1346万元,占总投资的3.8%,项目投资完成及资金到位情况均好于上年水平。特别是重点项目新开工程建设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