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元谋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楚雄州元谋县统计局

2004年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年。一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经济发展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扩大开放,积极招商引资,竭力加快富民强县步伐,使全县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增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元谋县生产总值(GDP)完成82579万元,比上年增加102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64万元,比上年增加3876万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16461万元,比上年增加2974万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54万元,比上年增加3381万元,增长10%。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分别贡献4.4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上年的44.2:18.6:37.2调整为43.4:19.9:36.6,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985元,比上年的3521元增加464元,增长9.9%,(可比价计算)。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股分制经济及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3747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多,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不尽合理,工业经济比重较低,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多,就业压力增大;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99050亩,比上年的减少14262亩,经济作物面积154921亩,比上年增加661亩,粮经结构由上年的58.03:41.97调整为56.23:43.77。粮食、蔬菜、水果等产量情况:

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58418万元,比上年增加4952万元,增长9.3%,完成不变价农业总产值30442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2万亩,有林地面积21610.4公顷,疏林地面积5088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7459.6公顷,森林覆盖率38.3%。其中有林地覆盖率11.98%,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6平方公里。

畜牧业和水产业健康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3560吨,比上年增长10.2%。水产品产量930吨,比上年增长3.3%。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172万瓦特,比上年的10542万瓦特增长5.98%;农用机械排灌总动力2387万瓦特。拥有农用载重汽车184辆,比上年175辆增长5.1%;大中型拖拉机248台,比上年的254台下降2.4%。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800公顷。水利工程供水量14750万立方米。全年农村用电量182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7%;化肥施用量(折纯)14462吨,比上年增长1.95%。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12118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实交税金2978万元,比上年增长5.8%。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3285万元,比上年的42727万元增加2055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国有工业2031万元,比上年增加182万元,增长5.8%;股份合作工业144万元,增长20.7%;其他工业(私营、个体)61110万元,比上年的40771万元增加20339万元,增长22.8%。工业企业中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319万元,比上年的12589万元增加8730万元,增长31.2%。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506万元,比上年增加212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5户,盈利3户亏损2户,亏损面40%,利税总额57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080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4.3%,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35409元/人。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有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86万元,比上年增长3.7%,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1208元/人。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781万元,比上年增加5722万元,增长23.8%。全部投资中:国有基本建设投资14321万元,增长0.7%;房地产投资700万元,增长366.7%;农村集体单位投资2269万元,增长82%;城乡居民建房投资5595万元,增长43.7%;其他投资6896万元,增长54.5%。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5447万元,比上年增长5.2%(可比价格计算)。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年末公路通车里程709.74公里(不含村小组间公路),其中:乡村公路357.6公里。全县营运汽车保有量584辆,其中:载货汽车397辆;载客汽车187辆。全县79个村(居)委会有74个通公路。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75万元,报刊期发数1万份;办理函件8万件;年末固定电话机安装部数17569部,电话普及率8.45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及市场物价

全县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7771万元,比上年增长8.7%(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5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公有制经济零售额5614万元,增长14%;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2540万元,增长12.7%;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905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增强,使2004年物价总水平平稳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5.3%,价格水平比2003年上升5.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6.2%,价格水平比2003年上升6.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4%,价格水平比2003年上升4%。

七、旅游业

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我县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为进一步增强我县的县域经济实力,把发展“特色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植,使旅游产业有了较大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29.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6%,其中国内游客29.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6%;海外旅游者689人次,比上年增长83.2%。实现旅游总收入11227万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116万元,比上年增长47.4%,旅游外汇收入110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4.6%。

八、财政、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