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红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发酵酒精 吨 4032 -59.8 棕 丝 吨 8210 12.5 石 膏 吨 23600 19.1 石膏粉 吨 20050 10.1 饮料酒 千升 2850 -0.35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73.4 -23.8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4308 -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212万元,比上年增长51.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42284万元,比上年增长58.1 %,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私人建房1943万元,比上年下降13.8%;农村非农户(农村投资)完成投资2079万元,增长1.3倍;农村私人投资3906万元,增长21.2 %。按完成投资比重划分:工业投资占30.6%;交通运输业占22.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4.7%;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文体业占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5.2%,其他服务业占32.7%。全年施工项目75个,比上年下降21.1%,其中:新开工项目45个,同比下降29.7%。“元红”二级公路红河段重点项目建设本年完成投资351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6792万元。 2008年,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50万元,比上年下降54.6%;竣工产值1002.4万元,下降75.5%;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6538元/人。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 2008年末,全县通公路里程1212.3公里,其中:省道79.5公里、县道517.8公里、乡道521.4公里、村道93.6公里。全县拥有客运车80辆,货运车325辆。全年货运量42.03万吨、客运量67.47万人;货运周转量1852.3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6477.08万人公里。 2008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8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960万元,移动通信业务总量18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7.2%、5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600户,同比增长56.0%;移动用户38300户(含小灵通用户),同比增长5.0%。因特网用户1800户,同比增长8.8%。 六、商贸、旅游与招商引资 2008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0.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按地区分:城镇零售16979.1万元,农村零售10511.4万元,分别增长26.6%、18.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总额4027.4万元,其中:国有经济实现3584.7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7.8%、44.3%;非公经济实现23463.1万元,其中个私经济实现14766.6万元,分别增长21.1%、22.9%;按行业分:批零业实现23347.1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4593.4万元,分别增长24.6%、28.8 %。据工商报表反映,2008年末全县共有个体经营户2856户、从业人员4685人,分别较上年下降5.9%、6.6%;私营企业65户、从业人员1363人,分别增长44.4%、20.4%。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23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7.4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 8.5万人次,创收4371.6万元;旅游业总收入达4590.8万元。以“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旅游行业正在兴起。 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实施项目45个,其中:结转上年项目18个,本年启动实施项目27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6965万元。大黑公电站建设启动、同心大酒店建成营业,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开辟了极好的铺垫。 七、财政、金融及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8万元,同比增长27.0%;财政支出42375万元,同比增长24.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88万元,比年初增长23.66%,其中:储蓄存款53312万元,增长24.08%。各项贷款余额28647万元,比年初增长19.46 %,其中:支农贷款13557万元,增长19.13%。累计现金净投放14001万元,较上年增长37.1%。 截止年底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44万元,比上年下降2.9%;各项已决赔款340万元,比上年增长47.2%。 八、教 育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综合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多层次教育,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2008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19所,其中: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3所、完小104所;共有幼儿园16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6768人,比上年增长5.1%,其中:高中在校生数1450人,初中在校生数15974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344人;小学在校生数36885人、在园幼儿数5314人,分别较上年增长3.4%、26.1%;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25人,比上年下降3.5 %,其中:初中教师540人,减少4.6%;职业中学专任教师31人,与上年持平;小学专任教师1431人,增加3.5%。县职业中学年末在校人数344人,年内毕业17人。 九、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 2008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1个,电影放映1个,民族歌舞团1个,图书馆1个,各类文化站、群众文艺组织16个;文化机构从业人员79人。以哈尼多声部《欢欢喜喜好伙伴》获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单项二等奖为代表,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08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数1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61 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0.9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3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0.85人;传染病发病率217.85/10万人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