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个旧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358 -36.7 水泥 万吨 26 -26.2 糕点 吨 926 -4.5 中成药 吨 266 -8.4 注射液 万支 2946 持平 供电量 亿度 81.46 4.9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8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完成总产值1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1%;竣工面积74.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对国民经济的有效拉动不断增强。 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27.76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农村投资2.69亿元,下降0.9%;房地产开发投资5.6亿元,增长52.9%。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3亿元,比上年下降6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02亿元,增长71.2%;第三产业投资11.69亿元,增长9.0%。 按行业分,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下降44.8%;工业投资(不含电力)完成23.04亿元,增长65.2%。 按投资领域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分别完成投资24.35亿元和1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4%和3.9%。 商品房市场保持活跃。2008年全市商品房住宅投资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1.81万平方米,增长14.2%;商品房屋销售额5.83亿元,增长53.8%。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3%,为我市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0%。按销售区域分,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47亿元,增长19.4%;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增长42.2%。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8.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3.22亿元,增长24.2%;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3.09亿元,增长41.7%。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零售业零售额14.04亿元,增长18.0%;住宿业零售额0.37亿元,增长1.4%;餐饮业零售额3.67亿元,增长24.5%;其他行业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0倍。 市场物价涨幅回落。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6.0%,涨幅比去年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涨幅为16.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6.8%。(见表4) 表4 个旧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 类 别 2008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6.0 其中:食品 116.2 烟酒及用品 101.1 衣着 98.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0 交通和通讯 98.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 居住 102.7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6.8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负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7%。其中出口完成3.81亿美元,下降26.1%;进口完成1.22亿美元,增长10.1%。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实现新签约项目9个,项目协议总投资31.17亿元,实现项目资金到位12.24亿元。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6%。旅客周转量3.3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2%。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接待海外游客96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6.0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30.0%。接待国内游客75.2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0%和25.7%。全市旅游业总收入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15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98亿元,下降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87亿元,增长19.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55.47亿元,比年初增长8.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56亿元,增长11.2%;中长期贷款余额19.28亿元,增长7.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6.4亿元,现金支出309.9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3.6%和13.3%。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市各种保费收入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年保险赔付额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22所,招生7040人,比上年增长0.8%,在校学生20472人,增长0.6%。普通小学197所,招生5433人,比上年增长4.8%,在校学生3.17万人,增长0.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6.46%。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5.12%,初中毕业升学率76.07%。2008年高考上线1196人,上线率62.6%,600分以上30人,其中全州理科第一、二、三、四名均是我市考生。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州级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州级6项,共申报3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前全市共有9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文物保护单位14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达30.8万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效明显,完成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2%和96.5%。“锡都图书馆”和“锡都文化馆”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先后成功举办了“2008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逐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深入推进,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形成,民众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有较大提高。全市有卫生机构273个,床位3083张,卫生技术人员2756人,执业(助理)医师120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