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江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普洱市江城县统计局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表

指标单位2007年2006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大牲畜存栏 #黄牛  水牛 大牲畜出栏 生猪存栏 生猪出栏 羊存栏 羊出栏 家禽出栏 禽蛋产量 蜂蜜产量 水产品产量吨 吨 吨 吨 吨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只 只 只 吨 吨 吨4499 3412 725 25 305 50839 21017 29268 10999 79435 48054 3572 1277 234632 232 20 5734439 3692 401 15 307 59584 25100 33907 6074 85426 51993 3898 782 235353 220 14 5141.4 -7.6 80.8 66.7 -0.7 -14.7 -16.3 -13.7 81.1 -7.0 -7.6 -8.4 63.3 -0.3 5.5 42.9 11.5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623.7万瓦特,比上年增22.1%;大中型拖拉机112台,小型拖拉机1654台;农用载重汽车和运输车417辆。全年农机化投入520万元,农业机耕、机耙、机灌等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农村用电量54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34.6%,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全年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320万元,比上年增29.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8638亩,有效灌溉率25.6%,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3件,新增高稳产农田1300万亩。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8714万元,比上年增29.5%;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8666万元,比上年增33.4%;实现利税总额1863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缴纳税金674万元,同比增长28.4%。

工业、建筑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在加快资源整合及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同时,多渠道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加大对水电、林业、矿产等优势产业的培植力度,不断巩固和壮大工业基础。随着土卡河水电站2台机组发电,以及木制品公司生产能力提高,全县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8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22.7%,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4232万元,同比减2.6%,重工业完成产值8585万元,同比增79.2%。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完成产值7685万元,同比增148.9%,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产值15132万元,同比减7.2%。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719万元,同比增14.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指标单位2007年2006年增减±%

白糖 酒精 人造板 地板条 发电量 白酒 砖 氯化钾 自来水 精制茶 工业茶吨 千升 立方米 立方米 万千瓦时 千升 万块 吨 万立方米 吨 吨18746 1129 6115 10000 8126 448 2047 7240 91.2 113 507118180 1324 351 5005 2966 506 1579 6923 91.2 9 43083.1 -14.7 17.4倍 99.8 174.0 -11.5 29.6 4.6 0 12.6倍 17.7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县建筑业由于灾后重建工作、东城区开发建设以及城乡私人建房投资的带动下,促进了建筑市场较快发展。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2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08.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0433平方米,同比增209.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2508平方米,同比增120.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同比增240.0%。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237万元,同比增21.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1万元,同比增6.6%;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870辆,同比增3.1%,货物运输量达25.5万吨,比上年增6.3%;旅客运输量25.5万人,比上年增4.1%。城市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出租车50辆,城市公共交通车8辆。邮政业务方面,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53万元,同比增23.2%。全年订销报纸89118份,同比减81.2%;订销杂志56262件,同比减93.0%,收寄函件39611份,同比减24.4%。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39611万元,同比增5.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3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2.8%。全县年末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达到5.52万户,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5200户,同比减1.3%;移动联通用户40000户,同比增31.8%。全年完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业务总量3298万元,比上年增15.0%。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各项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国家积极实施扩大消费政策背景下,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住房、汽车、家居、旅游、美容、保健、休闲、时装等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换代,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856万元,同比增15.9%。其中城市完成销售13302万元,同比增17.2%;农村完成销售5554万元,同比增13.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销售额110万元,同比增58.6%;集体经济完成销售额834万元,同比增16.1%;个体私营经济完成销售额17452万元,同比增15.8%;其他经济完成销售额460万元,同比增13.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销售额14252万元,同比增11.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销售额4231万元,同比增30.4%。全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575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6.9%。

金融、保险业: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8708万元,比年初增加13263万元,增长2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8988万元,比年初增加5148万元,增长15.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6158万元,比年初增加469万元,增长1.3%。其中:短期贷款为18607万元,比年初增加1269万元,增长7.3%;中长期贷款为17551万元,比年初减少800万元,下降4.4%。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保险公司2家,全年保费收入924万元,比上年增3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74万元,同比增25.4%;人身险保费收入450万元,同比增46.1%。全年保险金总额为80104万元,同比增28.1%;已决赔款192万元,同比下降8.1%。

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20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2.8%。

三、对外开放。

进出口: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贸易进出口总额5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5.1%,其中进口总额408美元,同比增长5.8倍,出口总额153万美元,同比增长73.9%。

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技术合作与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好成绩。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老挝、越南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思茅力量生物公司与老挝签约种植进口甘蔗2.74万吨,县物资公司与约乌县签约替代种植粮食1.21万亩,江城雷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合作开发西瓜棚煤矿,年进口原煤5000吨。积极储备招商引资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8个,其中续建项目11个,新建项目7个,合同协议投资额达5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