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孟连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从资金来源(到位)情况看:国家预算内资金5142万元;国内贷款500万元;利用外资52万元;自筹资金9828万元;其他资金来源2497万元。 从投资方向上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86万元,农村固定资产完成投资9321万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693万元,农村私人建房完成投资3000万元。 从施工项目看,本年施工项目112个,比上年70个增长60%;本年新开工项目90个,比上年67个增长34.33%;全投项目个数97个,比上年58个增长67.24%。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1、农林牧渔业2684万元,比上年3987万元下降32.68%;2、制造业1385万元,比上年1967万元下降29.59%; 3、交通运输业6853万元,比上年1138万元增长5.0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517万元,比上年1155万元增长2.05%;5、教育417万元,比上年517万元下降19.34%;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10万元,比上年164万元增长89.02%; 7、房地产业9048万元,比上年11673万元下降22.49%;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7万元,比上年890万元下降76.74%;9、电信服务业59万元,比上年的25万元增长2.36倍。 (二)重点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2008年投资上千元以上的主要项目有:“富都金地”中心商务区完成投资3070万元;城市花园完成投资2973万元;娜允建材市场完成投资2500万元;娜允古镇在建工程完成投资1272万元; (三)建筑业有较大发展。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591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倍,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505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310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倍,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298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3倍。 五、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社会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销售额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销售额1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销售额29388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25145万元,增长2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销售额6027万元,增长24.3%。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598万元,比上年3551万元增长1.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548万元,比上年下降20.8%;营业税1535万元,比上年增长2.74%,企业所得税112万元,比上年下降36.7%,个人所得税105万元,比上年下降20.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19万元,教育支出584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73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124万元,农业支出2180万元,林业支出741万元,水利支出1310万元,交通运输1500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步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2688万元,比年初增加8889万元,增加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727万元,比年初增加13642万元,增长16.4%;企业存款10525万元,比年初减少1194万元,下降10.2%;财政存款4061万元,比年初减少526万元,降低11.5%;机关团体存款5458万元,比年初减少2158万元,降低28.3%。各项贷款余额57498万元,年初增加6364万元,增长11.1%。十二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43724万元,支出合计43724万元,收支相抵,本月净投放1851万元,年累计现金投放1728万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一)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民用车辆22981辆,比上年增加622辆,其中:民用汽车1879辆,比上年增加315辆。货物运输量达76万吨,比上年增长2.7%;货物周转量达87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客运量达63万人,比上年增长1.61%,客运周转量706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1.32%。 (二)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7420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部,移动电话用户75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部。 八、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随着口岸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缅双边友好往来频繁,边民互市不断发展,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我县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2008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3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1%。其中:进口15901万元,下降8.65%;出口27199万元,增长73.31%。 外经合作逐年发展。近两年来,我县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步伐,组织县内边贸企业到境外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开展替代种植,以资金、技术、劳务、设备等投入方式参与“替代”合作,合作领域也从最初单纯的农业向电力、矿业、加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拓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08年末,全县有16户企业在境外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累计替代种植面积达68.96万亩,其中:橡胶58.16万元,茶叶6.2万亩,甘蔗2.5万亩,其它经济林木2.1万亩。目前。橡胶开割6万多亩,建有日产30吨标胶加工厂1座,早期开展的替代项目已经开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年来,县委、政府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取得好的成绩。2008年全县累计实施各类招商引资在建项目9个,协议投资金额30311万元人民币,今年实际到位资金14682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1.7%。 旅游收入增加。由于上半年思澜公路因施工通达不畅及国家假日办取消“五一”长假,全年到我县观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42.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92%;全年旅游总收入6455万元,比上年增长4.99%。 九、非公经济 非公经济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总量不断壮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5953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8%。年末经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数达2648户,从业人员5389人,注册资金累计8177万元。年末经注册的私营企业户达167户,从业人员3300人,注册资金累计达22324万元。 十、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有学校70所(含民办学校、园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56所,幼儿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基本形成了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体系。现有教职工1329人,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8.53%,高中教师合格率为89.06%。校舍总面积达156109平方米。学校在校生21000人,其中:职业中学在校生116人,高中在校生628人,初中在校生5915人,小学在校生12356人,在园幼儿911人,学前班在校生107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5%;学生巩固率为99.06%,完学率为96.8%,毕业率为98.02%,青壮年文盲率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