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镇沅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五大支柱产业 2008年五大支柱产业创总产值达10.42亿元,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4.2%,超过全县GDP增长1.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51.7%。其中林产业创总产值34939万元,实现增加值19178万元,同比增长14.1%(林工同比减22.1%,林农同比增41.8%),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16.4%;畜牧业创总产值25877万元,实现增加值16301万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13.9%;热区农业资源开发创总产值18437万元,实现增加值11154万元,同比下降7.2%,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9.5%;矿产业创总产值14975万元,实现增加值6394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5.5%;烤烟业创总产值9932万元,实现增加值7449万元,同比增长74.1%,实现增加值占镇沅生产总值(GDP)的6.4%,共创税2507万元,占我县财政总收入的19.5%,其中创地方税(烟叶税)2187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9.5%,是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中对财政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 六、商业贸易 2008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96.0万元,同比增长22.6%。从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略快于农村:县以上完成零售额20718.3万元,同比增长22.7%;县以下完成零售额14377.7万元,同比增长22.5%;从销售行业看,各行业均保持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7253.2万元,同比增长2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036.4万元,同比增长23.5%,其他行业806.4万元,同比增长10.6%。从经济类型看,私有经济独占鳌头。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748.9万元,占13.5%,同比增长44.8%;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实现零售额804.4万元,占2.3%,同比下降25.0%;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9542.7万元,占84.2%,同比增长21.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2008年,全县共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228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30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基金收入2978万元,比上年增长58.8%;完成中央收入2884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共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43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20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金融。2008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3968万元,较年初增长17.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725万元,比年初减少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843万元,较年初增长20.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6069万元,较年初增长18.2%;全年累计现金收入303182万元,累计现金支出288775万元,累计净回笼现金14407万元。 保险。2008年,各种保险业务收入1755万元,比上年增长65.9%。其中:企业财产险收入104万元,运输工具险收入220万元,人寿险收入752万元。保险赔偿支出873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企业财产险赔偿支出98万元,运输工具险偿支出225万元,人寿险赔偿支出248万元。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2008年,全县拥有民用营运货车728辆(不含拖拉机),其中客车166辆,货物运输量达97.44万吨,比上年增长14.2%;货运周转量达14530.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6%;旅客运输量达72.85万人,比上年增长14.6%;旅客周转量达9036.6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3492公里。 邮电通信业。2008年,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4241.2万元,同比减少5.8%。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9202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496户,乡村电话用户12515户;无线市话用户998户;移动电话用户75177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5部/百人。 九、非公经济和旅游业 非公经济。2008年底,全县经注册的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达3682户,同比增加630户,增长20.6%,从业人员达8697人,同比增加729人,增长9.2%。其中:个体工商注册户数3523户,从业人员562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20.6%;私营企业注册户数159户,从业人员307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4.5%和下降7.0%。2008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4416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县GDP比重达到37.8%。其中: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69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0925万元,比上年增长22.3%;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6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非公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3%。 旅游业。2008年,我县以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为主线,以规划为先导,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610人次,同比增长44.12%,实现旅游总收入665.90万元,同比增长27.99%。其中海外旅游者211人次,国外旅游收入5.27万元,国内旅游者103399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60.63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培植五大支柱产业,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和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2008年,全县共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7项,经费146万元。其中:国家星火计划在建项目1项、省级在建科技项目3项、市级在建科技项目1项、县级科技在建项目12项。 教育。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其中:中学13所,完小36所,其他小学59所,其他各类学校6所;共有在职教职工2263人,其中专任教师2069人;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546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1%,初中毛入学率达106.51%,初中三年完学率达97.36%;2008年我县普通高考上线624人,上线率达76.8%,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三名;中考600分以上人数达204人(含体育分),名列全市第四名;2008年我县申报批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15个,其中: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8个。 十一、文化和卫生 文化建设。2008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10.5万册,乡(镇)文化站9个,在开展国家“2131”工程中,共为农村人民群众放映免费科教电影604场,观众达5.39万人次,全县9个乡(镇)普及率达60%,109个行政村普及率达31%。电视覆盖率达94%,广播覆盖率达90.5%,《镇沅报》共发行62400份,《茶树王》全年共出版4期,发行2400份。 卫生事业。医疗卫生投入继续增加,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加强,强化卫生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2008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3个,床位199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06人,注册护士91人,药剂人员14人,检验人员1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员8人;全年共有14998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28%,筹集资金1355.64万元,累计有34010人次享受到医疗补偿,支出资金1104.37万元,资金使用率达81.46%;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宣传力度加大,投入增加,群众知晓率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