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华坪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丽江市华坪县统计局

从产业投向看,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1519万元,比上年增长79.3%,所占比重为58.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1258万元,比上年下降11.9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5.3%。

五、消费品市场销售

全年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35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1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完成2651万元,比上年增长3.9%;个体私营经济完成31067万元,比上年增长24.0%。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266万元,比上年增长55.4%;零售业零售额22028万元,增长12.8%;住宿业零售额415万元,增长21.7%;餐饮业零售额5582万元,增长30.7%;其他行业零售额1270万元,下降2.8%。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全年完成货运量422万吨,货运周转量64156万吨公里;旅客运量4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完成4772万人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78公里。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774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79万元,移动业务收入250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071万元, 联通业务收入800万元。通讯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万户,联通电话用户1.8万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9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地方财政支出536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0%。

金融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银行存款余额228198万元,比年初增长26.6%,贷款余额79380万元,比年初增长14.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98805万元,比上年增长29.8%,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11866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8967万元,比年初增长28.8%。

保险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770万元,已决赔款1235万元。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含私立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12所,小学176所(含一师一校教学点70个),幼儿园27所(含私立25所)。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44人,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19人,初中专任教师486人,小学专任教师1057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24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196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605人,初中在校学生6323人,小学在校学生13419人,幼儿园(含私立)在园儿童24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城乡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200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

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活跃。全县各行业、乡村举办运动会22次,参加活动人数110000人次,学校举办运动会36次,参加活动人数3692人次,举办老年人运动会3次,参加活动人数1000人次,全县体育人口已达58900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非营利性)12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604床,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99人,其中医生225人。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报告12种法定传染病183例,报告死亡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21.68/10万,死亡率0。大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进,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23066人,参合率99.7%。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1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4万人,增长0.2%。出生率7.21‰,死亡率4.91‰,人口自然增长率2.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4574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0107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4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6元,比上年增长18.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有粮387千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0元,比上年增长13.4%。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低于控制目标1.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继续巩固和发展,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10  个,其中:城镇福利院1个、农村福利院8个、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190床,收养人数15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731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1047人,有3698户7009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注:1、本公报中的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