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宁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普洱市宁洱县统计局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2007年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汽车5148辆,比上年增长9.9%;公路货运量达140万吨,比上年增长18.6%,旅客运输量346万人,比上年增长12.0%。邮电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991万元,同比增21.4%。由于地震影响房屋拆除较多,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由27318户减少到17169户,下降37.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8654户,比上年增加26054户,增长61.2%。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3601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37万元,增长32.1%;集体经济3812万元,增长41.7%;个体私营经济29117万元,增长12.5%;其他经济635万元,增长9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6312万元,增长16.2%;住宿餐饮业6654万元,增长11.6%;其他行业635万元,增长93.8%。

六、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83909万元,比上年增长53.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072万元,增长29.2%,企业存款28095万元,增长51.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17594万元,增长40.8%,其中,长期贷款63688万元,增长21.8万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621万元,增长3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1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407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6万元。

七、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1134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人口156518人,非农业人口34616人;少数民族人口10004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2.3%。全县常住人口达194600人,比上年增长0.1%,城镇人口46899人,城镇化率为24.1%。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15‰,人口死亡率5.97‰,人口自然增长率2.18‰。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打12545元,比上年增加2206元,增长2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20元,比上年增加422元,增长21.1%。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8.5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2.7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

职工工资,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在岗职工10542人,比上年增长16.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090万元,比上年增长25.7%;职工年平均工资19018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78人,比上年下降25.1%,城镇登记失业率3.1%,下降16.2%。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有17107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9173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8428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6?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震后全县累计投入民房恢复重建资金2676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25140万元,市级1135万元,县级490万元,农户自筹24432万元,保证了恢复重建任务的按时按质完成。

八、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

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78所,其中成人学校1所,专任教师23人;普通中学11所,专任教师664人,在校学生9874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3.47%;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39人,在校学生475人;小学65所,专任教师1329人,在校学生13901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02.16%;幼儿园7所,专任教师103人,在园幼儿2943人。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9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3.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4.5%;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4.5%。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数14个,病床位366张,卫生技术人员4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6人。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年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