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宁洱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407万元,比上年下降18.95%;支付赔款223万元,比上年下降65.95%。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拥有民用汽车4684辆,全年旅客运输量达309万人,旅客周转量达21262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达118万吨,货物周转量达22019万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204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02%。 八、非公有制经济和旅游业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年末经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3872户,从业人员7396人,注册资金10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0%、15.08%和8.63%。私营企业发展到97户,从业人员758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49%、52.4%,注册资金为14722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678万元,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7.24%上升到39.52%,提高2.28个百分点。 旅游业逐步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我县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人数增加。全年到我县观光旅游的国内游客416100人次,比上年增长20.49%,其中:过夜游客增长18.60%,一日游旅客增长28.10%,国内旅游收入1278万元,增长24.56%。 九、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2006年,职业中学在校生345人、普通中学在校生9789人、小学在校生1392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237人。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狠抓民族文化产品的挖掘和创新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更加活跃。2006年电视覆盖率为94.5%,广播覆盖率为93.5%。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医疗卫生投入继续增加,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加强,强化卫生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城乡医疗卫生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4个,床位34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22人,其中:执业医师215人、执业助理医师49人、注册护士169人、药剂人员35人、检验人员19人。 十、人口和计划生育 200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69‰,死亡率为5.96‰,自然增长率为1.73‰。年末总人口18859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7446人。城镇人口36354人,城镇化率为19.28%。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2006年全县以抓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为重点,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7.92%,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85.28%。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907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加强。各种保险人数均比上年增加,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871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65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087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0元,比上年增长26.19%;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9元,比上年增加1522元,增长17.26%;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元,比上年增加195元,增长1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