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昭通市威信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特色经济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活县”的发展战略,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机与活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县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计算,全县生产总值达1162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962万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340万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30:4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新的突破,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困难多。工业发展滞后,多数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结构单一,新的增长点不多。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物价上涨压力增大。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克服了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总产量达123313吨,比上年增长0.1%;油菜籽产量4647吨,比上年下降7.7%;烤烟产量3000吨,与上年持平。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480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农业产值23872万元,比上年增长8.0%;林业产值1394万元,比上年增长8.9%;牧业、渔业产值21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2.5%;服务业产值839万元,比上年增长9.0%。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1%。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大畜禽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流通实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促进了畜牧业的平稳发展。肥猪出栏15.78万头,与上年持平。大牲畜出栏1.1万头,与上年持平。家禽出栏51.3万只,比上年下降1.3%。禽蛋产量达924吨,比上年下降5.5%。肉类总产量15139吨,比上年下降0.4%。年末生猪存栏17.4万头,比上年下降0.8%。大牲畜存栏5.5万头,比上年增长0.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7992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2982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839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21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98吨、农药使用量104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342公顷,比上年下降6.7%。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03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60万吨,比上年增长2.8%。发电量1330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9%。水泥12.14万吨,比上年增长1.2%。白酒5280吨,比上年增长21.7%。电石产量8048吨,比上年增长1.7倍。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8673万元,比上年增长4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9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国有工业总产值24067万元,比上年下降24.0%。集体工业总产值550万元,同比下降56.5%。个体、私营及其他工业总产值65717万元,比上年增长

54.5%。实现工业增加值291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倍。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1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集体经济投资1354万元,比上年增长85.5%;个体私营经济投资11741万元,同比增长3.9倍;其他经济投资22493万元,同比增长89.4%。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51485万元,同比增长39.7倍;农村投资14513万元,同比增长6.8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及水利业投资1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其中水利投资608万元,同比增长8.8%;工业投资348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投资94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教育投资1177万元,比上年增长33.8%。

五、交通、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997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1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2%,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24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3%。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48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3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分别为50000户、8000户和3000户。有固定电话机12650部。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县级零售额完成18280万元,比上年增长

15.6%;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1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2757万元,比上年增长49.7%;个体及其他27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9061万元,比上年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8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他行业完成7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3.9%。

七、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89万元,比上年增长50.2%,创分税制以来的最高水平。财政支出426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2%,支出是收入的7.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