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彝良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4月1日) 200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县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消费市需求旺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有序。 一、综 合 初步测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5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153万元,增长4.5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0220万元,增长29.1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175万元, 增长8.03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5.53%、36.15%、28.32%。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1.20万人,比上年增长4.03%。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8.9万人,增长3.20%;国有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1.49万人,增长25.2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80%,同比下降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二是投资主体渠道单一,投资增长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大;三是矿业秩序整治,矿产品资源整合难度大;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五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尖锐。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0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69%。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粮食产量达27287.4万斤,比上年增长2.0%。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单位2007年比上年增长% 一、粮食产量万斤27287.42.00 1、大春粮食万斤25188.42.01 其中:稻谷万斤1822.84.46 玉米万斤15714.21.54 大豆万斤307.62.53 薯类万斤7147.61.64 杂粮万斤568.07.74 2、小春粮食万斤15931.92 其中:小麦万斤1260.21.35 蚕豆万斤144.8 4.32 二、油料产量万斤144.96-3.85 三、烤烟产量万斤963.363.92 四、魔芋产量万斤1907.88.44 五、茶叶产量担2306-3.35 六、水果产量万斤535.55.75 其中:柑桔万斤211.01.19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由于竹木有计划大量采伐,2007年林业产值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实现林业产值4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4%。 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畜牧产值31516万元,增长33.46%。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7.07万头,增长4.84%;大牲畜存栏10.66万头,增长3.67%;羊子存栏7.8万只,增长3.03%。年末全县出栏肥猪22.81万头,增长6.27%;牛出栏1.14万头,增长4.14%;羊子出栏2.07万只,增长7.94%;家禽出栏47.28万只,增长3.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49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1.45%,其中:国有及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7574.6万元,增长28.63%;集体工业产值279万元,增长82.42%;个体私营工业产值57132.8万元,增长46.34%。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303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44375.5万元,比上年增长62.6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2007年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121.419.25 发电量万度2517440.19 售电量万度1435320.95 锌选矿含锌量吨34116-9.57 铅选矿含锌量吨7054-66.61 硫铁矿吨8624-18.09 硫酸吨8300-82.56 水泥吨220004.76 铁制小农具万件12.03-40.45 机制纸及纸板吨1050-3.05 自来水生产供应量万吨972.11 2007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企业2家。全社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164万元, 比上年增长86.2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9672万元,增长99.27%;农村投资完成14306万元,增长74.78%;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538万元,增长8.09%;房地产投资完成648万元,增长6.40%。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783公里,增长2.29%。全年完成货运量43.90万吨,实现货物周转量311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2% 和10.59%。完成客运量145.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0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80%、10.00%。 邮电通讯事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总量3978 万元,比上年增长33.58%。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329部,比上年减少53.64%。移动电话用户58100户,比上年增长18.57%。报刊期发数0.82万份,增长2.50%。 六、国内贸易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信心日益增强,个体私营商饮业持续增长,消费市场繁荣,城乡集市贸易持续活跃。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1%。其中:县零售额26186万元,增长12.69%;县以下零售额21190万元,增长12.7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1071万元,减少14.46%;集体45万元,增长275%;个私34440万元,增长14.0%;其他11820万元,增长11.93%。 七、财政金融及保险业 2007年全县上划中央两税90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53万元,增长34.83%。财政支出51707万元,增长40.44%。其中:文教卫生支出21479万元,增长31.06% 2007年末银行存款余额1780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4%,贷款余额65753万元,增长19.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367万元,增长-2.73%。年末银行现金收入4247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5%,现金支出450587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壮大。全年承保金额233192万元,比上年增加54826万元,30.74增长19.76%。保费收入1566万元,增长-1.26%。已决赔款711万元,增长-3.66%。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748人,比上年增加3590人,增长12.75%。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8573人,增长13.22%。全县小学在校生 79667人,比上年增加403人,增长0.51%。学龄儿童入学率98.2%,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