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彝良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全会和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坚持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大对经济工作的组织力度,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测算,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698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353万元,增长0.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3095万元,增长49.0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3.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2536万元, 增长6.2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5.68%。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7.49%、31.46%、31.05%;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9.99万人,比上年增长4.02%。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8万人,增长3.70%;国有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1.19万人,增长0.8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5.0%,与上年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二是投资主体渠道单一,投资增长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大;三是矿业秩序整治,矿产品资源整合难度大;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五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尖锐。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7570万元,比上年增长7.14%。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粮食产量达26751万斤,比上年增长1.83%。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单位2006年比上年增长% 一、粮食产量万斤26751.41.83 1、大春粮食万斤25188.41.76 其中:稻谷万斤17451.37 玉米万斤15475.22.27 大豆万斤300-6.66 薯类万斤7032.61.82 杂粮万斤527.2-1.97 2、小春粮食万斤15632.90 其中:小麦万斤1243.41.82 蚕豆万斤138.8 平 二、油料产量万斤150.7611.84 三、烤烟产量万斤927.04-15.41 四、魔芋产量万斤1759.3657.30 五、茶叶产量担238649.87 六、水果产量万斤506.48.55 其中:柑桔万斤208.540.6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由于竹木有计划大量采伐,2006年林业产值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实现林业产值3633万元,比上年增长30.59%。全县木材采伐22673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5401立方米,增长2.1倍。2006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 1.05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05万亩;飞机播种1万亩。全县实现封山育林1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中:花椒1484担,增长25.55%;天麻(干天麻)17.72万斤,减少11.84%;生漆1560担,增长6.85%;核桃7194担,增长5.45%;板栗2206担,增长17.47%。 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畜牧产值23614万元,增长6.6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5.82万头,增长2.56%;大牲畜存栏10.28万头,增长3.58%;羊子存栏7.6万只,增长5.48%。年末全县出栏肥猪21.46万头,增长3.93%;牛出栏1.09万头,增长6.28%;羊子出栏1.92万只,增长6.64%;家禽出栏45.73万只,增长0.91%。全县年末肉类总产量达23841吨,比上年增长3.37%,其中猪肉产量达20890吨,增长3.49%。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78356千瓦,比上年增长20%;农村用电量2391万千瓦小时,增长4.5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594吨,增长2.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649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0.69%,其中:国有及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51574万元,增长173.69%;集体工业产值149万元,下降6.60%;个体私营工业产值44775万元,增长33.44%。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6974万元,比上年增长53.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22964万元,比上年增长 42.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2006年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101.859.79 发电量万度17957110.22 售电量万度1186746.60 锌精矿含锌量吨37727-21.58 铅精矿含锌量吨21125-27.84 硫铁矿吨1052955.48 硫酸吨475934.4倍 水泥吨21000-19.23 铁矿石原矿吨500016.28 铁制小农具万件20.2152.48 机制纸及纸板吨1083-3.99 自来水生产供应量万吨95.20-17.19 2006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企业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237万元,比上年增长4.07倍。全社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121万元,比上年增长26.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69万元(不含电网改造投资), 比上年增长16.4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4927万元,增长17.26%;农村投资完成8185万元,增长10.32%;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348万元,增长3.48%;房地产投资完成609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昭彝公路彝良段路基工程已完成,彝龙公路完成投资1547万元,马鼻子、熊家沟等7个电站建成投产,电网改造顺利实施,已完成投资3019万元。新场110千伏变电站即将动工,完成了三乐水库建设和杉坝水库大坝主体工程。2006年教育、卫生系统共计完成投资4262万元,其中:18个农村寄宿制中学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县医院门急诊大楼建设进展顺利。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小草坝、牛街集镇规划已进入招投标,小草坝至牛街、县城至海子通乡油路即将启动。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839公里,比上年增加90公里,增长5.15%。全年完成货运量39.40万吨,实现货物周转量281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3% 和2.63%。完成客运量132.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91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7%、2.70%。 邮电通讯事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总量2978 万元,比上年增长39.35%。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20123部,比上年增加3081部,增长18.08%。移动电话用户 户49000户,比上年增加25500户,增长108.51%。报刊期发数13.5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