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销售额8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110225万元,增长5.78 %,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244万元,增长39.11 %,书报杂志类2143万元,增长1.37 %;通讯器材类114万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40万元,日用品类322万元,食品、饮料、烟酒类1185万元,服装类684万元,化妆品类145万元,金银珠宝类50万元,都与上年持平。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批发业5个,营业收入318594万元,增长4.8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16167万元,增长4.12%;营业利润39190万元,增长1.43倍;利润总额53338万元,增长1.94倍。零售业9个,营业收入40684万元,增长1.86倍,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1608万元,增长1.25倍;营业利润165万元,增长7.68倍;主营业务利润1417万元,增长48.4%;利润总额178万元,增长64.8%。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增加值为38166万元,比上年增长4.5%。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辖区内拥有汽车36208辆,其中:19座以上客车218辆,小型客车3939辆,轿车3627辆,大型货车1761辆,中型货车527辆,小型货车1167辆,两轮摩托22813辆,三轮摩托1459辆,农用车697辆。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410万吨,比上年增长3.02%,货物周转量1662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公路运输旅客量478万人,比上年增长3.24%,旅客周转量197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3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区邮电业务总量16792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29万元,增长40.0%,函件64.11万件,增长42.47%,报刊期发数3.57万份,下降3.25%;电信业务总量4055万元,增长2.15 %。年末固定电话机61883部,比上年下降19.4%。 七、金融、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889485万元,比年初增加116384万元,增长15.05%,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20487万元,比年初增加76176万元,增长17.15%。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175万元,比年处增加300万元,增长34.30%,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39738万元,比年初减少99万元,下降0.25%。 表3 2007年昭阳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年 末 数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企业存款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农业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基本建设贷款889485 289246 356874 54894 520478 199058 314952 17136015.05 23.15 5.31 33.87 17.15 9.10 22.03 282.93 全年昭阳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467万元,其中:企业存款6243万元,储蓄存款93946万元,农业存款54844万元;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627万元,其中:短期贷款98339万元,中长期贷款4920万元。 全区各种保险实现增加值3344万元,比上年增长4.0%;营业收入15589万元,比上年下降0.66%,其中:财产险营业收入5428万元,增长9.15%,人寿险营业收入10161万元,下降5.20 %。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全区每学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中、小学生达25.38万人。 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有1所,在校学生4126人,与上年相比增长13.98%。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0399人,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013人,比上年增长7.9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386人,比上年下降5.9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703人,比上年增长6.68%。初中在校学生40704人,比上年增长5.51%。小学在校学生102377人,比上年增长0.90%。幼儿园在园幼儿19298人,下降0.2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50%,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91.10%,比上年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98.01%,比上年提高了2.91个百分点;高中“瓶井”制约得到缓解,招生数、在校生数都逐年增加,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 师资队伍在巩固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75人,比上年下降19.60%;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351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5%;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78人,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初中专任教师1606人,与上年增长5.40%;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42人,与上年持平;小学专任教师4129人,比上年下降0.6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充分体现,全面实施科技奖励制度,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初具雏形。全年辖区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2个,人员92人,其中科技人员78人;科研经费支出352万元,比上年增长7.3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区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量达26.80万册,比上年增长6.98%。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87 %和94.2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5.87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入户率达28.17%,比上年净增6052户。一批本土作家知名度正不断提升,全面实施以“写好一本书、唱好一首歌、演好一台戏、拍好一部专题片”为主要内容“四个一工程”,“昭通作家群”日益活跃,“朱提”文化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充分发扬,大型舞台剧《鹤舞高原》正向品牌发展。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全面提升。全区卫生机构3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838张,比上年增长14.37%,其中医院床位数1415张,增长27.82%,卫生院床位数423张,下降7.8%;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46人,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64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52.34/100000以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7.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得到推进,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高度关注,参合农民权利得到体现,参合率达84.48%,受益群众达141.17万人次。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综合性的文体活动广泛进行,竞技体育受到关注。 十、资源、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对重点企业加大了监测和整治力度,依法关停了生产工艺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型经营的一批企业,创建了城市“烟控区”、“噪声达标区”,城市空气明显好转。强化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和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