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龙陵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保山市龙陵县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6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1%,边境贸易884万元,下降45%。

2003年1至12月,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35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450人次),完成2003年预计38万人次的93%(其中过夜游客28.5万人次,不过夜游客6.8万人次),比2002年的43万人次下降18%。实现旅游总收入3883万元,完成2003年预计总收入4343万元的89%,比2002年的4915万元下降1032万元,下降21%。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比2002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非典”的影响。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308元,比2002年末增长12.9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044万元,增长13.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586万元,增长11.4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367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6.52%,其中:短期贷款56654万元,增长26.06%;中长期贷款23352万元,下降10.9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8789万元,现金支出133943万元,收支相抵累计投放现金15054万元。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428万元,比上年增长36.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6万元,寿险保费收入802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1.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386万元,寿险给付85.5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进步成果明显。在科普宣传、培训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促动下,全社会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步伐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普及型逐步向质量型迈进。“两基”和“普实”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和初中入学巩固率都保持在验收标准以上,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村完小以上学校都能认真开展试验教育,依法办学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7所,其中完中3所。有教职工人数1243人,在校初中生14233人,高中生2425人。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教职工46人,在校学生321人。中考升学率达61.4%,高考升学入学率66.8%。有普通小学(含教学点)270所,教职工1688人,在校学生256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龙陵第四届民族民间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以及文化下乡及节日各类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覆盖率85.2%,电视覆盖率达86.1%。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传入和蔓延,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17个卫生机构,病床位465张,技术人员440人。有村卫生室120个,村医生291人。万人拥有医疗技术人员16人,拥有病床位17张。药品市场采购公开招标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人口269097人,其中:男141244人,女127853人,性别比100:11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45573人,占91.26%,非农业人口23524人,占8.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5‰。2003年出生人口3543人,出生率13.21‰;死亡人口1626人,死亡率为6.06‰。

全县年末从业人员10123人,比去年下降3.93%,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2786万元,比去年增长6.6%。人均劳动报酬12651元,增长11.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8元,增长3.93%,劳动保障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

注:1、公报中的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

2、从2004年起,GDP的中文译名改为:全国仍为“国内生产总值”,各省为“××省生产总值”,各地区为“各地生产总值”。

3、生产总值(GDP)绝对数为现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