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元江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元江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次党代会议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元江县小康社会建设。面对严重旱灾,“非典”疫情及“12·7”甲醇中毒事件等带来的困难,沉着应对,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势头,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2003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GDP)101251万元,比上年增821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486万元,比上年增1764万元;第二产业(工业及建筑业)增加值27668万元,比上年增217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097万元,比上年增4270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实现生产总值100089万元,增长7.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17万元,增长4.17%;第二产业增加值27619万元,增长6.97%;第三产业36553万元;增长11.9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5.05%、27.33%、37.6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674万元,占GDP的46.10%,人均生产总值5167元,比上年增378元,增8.11%。全县实现现价工农业总产值1098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367万元,比上年增3211万元;农业总产值55508万元,比上年增2055万元。实现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87814万元,增长10.70%,其中:工业总产值52286万元,增长15.36%;农业总产值35528万元,增长4.48%。 二、农村经济。 2003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现价)55508万元,比上年增205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9045万元,比上年减79万元;林业产值1147万元,比上年增445万元;畜牧业产值14455万元,比上年增1676万元;渔业产值861万元,比上年增13万元。按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35528万元,比上年增1525万元,增4.48%,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34%、2.07%、26.04%、1.55%。 新兴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元江经济增长新的亮点。2003年、全县芦荟工业产值3423万元,比上年增912万元,增36.36%;茉莉花种植面积7800亩,鲜花产量达2906吨,实现农业产值1072万元,加工花茶 4002吨,实现工业产值1689.6万元;种植热带花卉2911亩,比上年减591亩,实现产值2000万元。比上年增176万元,增9.6%;种植台湾青枣11600亩,产量4193吨,比上年增 2208吨,增111.23%;实现产值1089.8万元,比上年增4.8万元,增0.44%。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指 标单 位2002年2003年2003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50574945-112-2.21 其中:大 春万公斤42954167-128-2.98 小 春万公斤762778162.10 甘蔗总产量万 吨72.7468.83-3.91-5.38 其中:果 蔗万 吨8.689.600.9210.60 烤烟产量万公斤4795729319.42 水果总产量万公斤22841874-410-17.95 其中:芒 果万公斤3934647118.07 香芭蕉万公斤1370701-669-48.83 青 枣万公斤198.5419.3220.8111.23 蔬菜产量万公斤1970.51277-693-35.18 备注:(1)甘庶产量2002年数为2002年-2003年榨季实产数,2003年数为2003年-2004年榨季预计数。(2)青枣产量2002年数为2001年-2002年种植年度实产数,2003年数为2002年-2003年种植年度实产数。 林业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全年实现林业产值(现价)1147万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2万亩;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其中:封山育林面积达24万亩;义务植树65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覆盖率达41.5%。 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向前推进,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现价)14455万元,比上年增1676万元。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栏数如下表: 指 标单 位2002年2003年2003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生猪年末存栏头12083212575949274.08 肥猪年内出栏头9873610436356275.70 出栏率%82.386.37提高4.07个百分点 猪肉产量万公斤822.38896.7174.339.04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6057559769-806-1.33 其中:牛存栏头5996759289-678-1.13 牛出栏头14232146914593.23 出栏率%23.224.5提高1.3个百分点 牛肉产量万公斤150.44157.547.104.72 山绵羊年末存栏只3007429606-468-1.56 山绵羊年内出栏只1232112229-92-0.75 出栏率%39.840.7提高0.9个百分点 羊肉产量万公斤29.828.88-0.92-3.09 肉类总量万公斤1079.471166.9787.508.11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量达905吨,比上年增21吨,实现总产值(现价)861万元,比上年增13万元;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8097亩,其中:坝塘水库养殖7049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99189人,占农业人口的58.09%;年末总耕地面积260580亩,其中:田81939亩,地178167亩,农民人均拥有耕地1.53亩;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化建设项目132项(不含小水窖),新增灌溉面积2466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0836亩,水利化程度达61.72%,全县年末实有水库、坝塘116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37座,坝塘76座;总库容量9213万立方米,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476万瓦特;化肥施用量43871吨,比上年减3.9%;农药使用量136455公斤,比上年减10.18%;农膜使用量166.27吨,比上年增3.23%。 乡镇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发展力度,全县乡镇企业稳定发展。2003年末,全县共有乡镇企业8443个,从业人员20790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39094万元,比上年增18454万元,增15.30%;其中个体私营企业收入139094万元,比上年增18502万元,增15.34%;实现现价总产值108956万元,比上年增12656万元,增13.14%;实现利税10331万元,比上年增1383万元,增1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