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江川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客货运输平稳发展。2004年底全县共有县乡道路236条,其中:县道14条,乡村道路222条。公路总里程达759.25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1.79公里,二级公路37.302公里,三级公路208.676公里,四级公路482.085公里。全县7个乡镇、7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客货运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发展。年末全县拥有载货汽车3327辆,载客汽车317辆,轮式拖拉机876辆。全年完成客运量93.35万人,客运周转量4341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88.78万吨,货运周转量10164.21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持续发展,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邮政业务总量618.76万元,全年订阅零售报纸1443890份、杂志141588份,国内包裹36765件。年底电话用户达68888户,其中:公用电话309户,住宅电话28887户,流动市话9692户,移动电话3万户(中国移动2.2万户、中国联通0.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5.9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45部。 六、商业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840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4955万元,上升27.61%,集体及股份合作1590万元,下降34.22%,个体私营经济25730万元,增长8.47%;从行业上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6171万元,增长5.65%,餐饮业6279万元,增长12.75%,其它行业2390万元,增长24.48%。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2004年我县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07.4%,其中:食品类零售指数123.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6.4%,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99.7%,消费品价格指数107.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99.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6.5%,其中:化肥109.7%,产品畜100.6%。 七、财政、金融 财税工作狠抓税收征管,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880万元,比上年增加3296万元,增长26.2%,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4764万元,比上年增加869万元,增22.3%,地方财政收入11116万元,比上年增加2427万元,增长27.9%,超过 1997 年10704万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农特税3723万元,比上年增加56.0% ,增值税1566万元,增长15.1%,营业税2483万元,增长58.9%;地方财政收入中:县级完成5231万元,占47.06%,乡镇级完成5885万元,占52.94%。全县财政支出27116万元,比上年增加5950万元,增长28.1%。 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353万元,比上年增加21109万元,增长9.72%,各项贷款余额为103513万元,比上年增加5576万元,增长5.69%,现金收入472723万元,比上年增加89165万元,增长23.25%,现金支出502346万元,比上年增加95817万元,增长23.57%,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市场29623万元,比上年增长28.96%。 八、人 民 生 活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全县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11720万元,比上年增1152万元,增加10.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087元,比上年增加957元,增长7.29%,其中:企业单位11233元,事业单位15574元,机关单位1569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15元、1045元和1220元。 烤烟、仔猪、蔬菜等产业的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4380元,比上年增加745元,增长20.49%,农民人均纯收入2947元,比上年增加458元,增长18.40%。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0元,比上年增加769元,增长10.04%。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8285万元,比上年增加14307万元,增长11.54%,人均储蓄存款5237元,比上年增加508元,增长10.74%。 九、外 经 和 旅 游 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引资氛围初步形成,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10 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 11953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53万美元,比上年增96.3%,其中自营进出口1063万美元。德和包装有限公司1300万只/年塑料编织袋、广东德记花卉有限公司等外资项目落户我县并开工建设,短期内可全部竣工投产。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成效明显,引进并实施了金盛科技魔芋精粉加工和组培室、通海阳光食品万吨级酱菜、宏斌酱菜等一批项目。 以古滇青铜文化和抚仙湖自然风光为主的特色旅游初具规模,旅游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全县全年接待游客80.36万人次,比上年增14.8%;旅游直接收入达5125万元,比上年增13.7%;实现社会收入13068万元,比上年增5.3% 。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沿湖星级旅游公厕、游客信息中心和旅游标志标识系统等开始建设,引进了抚仙花园、国际养生村等旅游项目。旅游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取缔抚仙湖机动船艇顺利完成,拆除沿湖违章建筑全面展开,启动江城片区石材厂搬迁工作。旅游规划编制取得新进展。完成了《江川县抚仙湖一阳光海岸旅游区规划》等的编制,注册了“江川古滇国文化园”,相关策划和建设工作逐步展开。旅游宣传促销不断加强。成功举办了阿诗玛杯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第五届CCTV 黄金搭档杯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外景拍摄等系列活动,扩大了江川旅游知名度。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十、教育、文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共有公办学校101所,其中:乡镇中心完小12所,村完小49所,一贯制学校5所,教学点18个,乡中学12所,高级完中2所,职中1所,进修学校1所,县幼儿园1所。私立学校21所,其中:完中1所培训学校1所、幼儿园、学前班19所。共有教学班1324个,其中:幼儿学前班223个,小学747个,初中260个,普通高中78个,职业高中16个。在校学生53943人,其中:在园(班)幼儿数7491人,小学28345人,初中13521人,普通高中4001人,职业高中585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1%。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160人。2004年全县普通高考报名人数1397人,比上年增加120人,上线人数779人,比上年增加166人,上线率为55.84%,比上年上升7.7个百分点。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我县高考录取总人数首次突破700人大关。高中中专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2659人,被上一级学校录取人数2076人(其中普通高中录取1403人,五年制, 大专录取124人,各类中专录取481人),中考录取率为78.07%。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活跃,群众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县有文艺队128个,全年文艺活动、调汇演、比赛共76次。年底全县拥有文化室厅87个,图书馆1 个,拥有藏书123915册(图书馆77678册),举办展览27次、各种培训班56个,搜集民间文化遗产8.06万字,有橱窗120块,刊登版报14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