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好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快速运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协调运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测算,辖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57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较去年加快了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661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920万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562205万元,增长10.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618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59.7:34.8调整为今年的4.9:62.5:32.6,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二、农业 2006年,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局势。2006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097万元,增长9.59%。其中:农业产值79780万元,增长8.48%;林业产值1750万元,增长19.29%;牧业产值59605万元,增长10.43%;渔业产值5777万元,增长1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5万元,增长11.4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661万元,增长3.8%。 粮食总产量略有减少,全区粮食总产量为16463.3万公斤,比上年减产232.1万公斤,减少1.39%;全区烤烟移栽面积11.7万亩,烤烟收购1592万公斤,收购金额17886万元;蔬菜逐步走向产业化,产量达1.83亿公斤;桑园面积18872亩,蚕茧产量为100.26万公斤;油料、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平稳发展。 林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6715亩、封山育林10000亩;补植补造面积1.45万亩,补造苗木242万株;义务植树人数44.32万人,完成义务植树236.5万株。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7.82万亩,防治率达91%。 畜牧业生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加强了畜牧业疾病控制,提高了畜牧业质量。生猪、奶牛、家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06年末,全区淡水养殖面积9882亩,渔产品产量5777吨,比上年增长13.8%。 乡镇企业发展壮大。2006年,全区乡镇企业17753个,减少5.8%;从业人员达90613人,增长1%;营业收入913266万元,增长12.1%;上交税金16942万元,增长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全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重点企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区属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辖区内工业总产值完成2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辖区内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重工业总产值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8%;辖区内国有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集体工业总产值0.66亿元,比上年下降3.1%,股份制企业总产值87.6亿元,比上年增长44.7%。 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和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实现利税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利润总额2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7%。亏损企业18户,亏损面28.1%,亏损金额6398.7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其中:区属工业实现利润4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5%,亏损企业11户,亏损金额2018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41亿元,增长24.2%;上缴税金0.54亿元,增长20%。房屋竣工面积16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78亿元,增长14.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15亿元,下降20.1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1.98亿元,下降20.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83亿元,增长63.73%。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截止2006年年底,辖区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算达87.7公里/每平方公里,以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公路20.4公里,11个乡镇(街道)全部通沥青路面公路,108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通了等级公路,550个村民小组通了不同等级的区、乡、村公路。2006年,全区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1580万元,对15条152.54公里的国、省、区、乡村公路进行了续、改、新建。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06年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完成增加值88330万元,增长11.5%。完成营运性客运量513.45万人,营运性旅客周转量5449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394.9万吨,货物周转量106353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立体通信网络迅猛发展。2006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412万元,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8.51万门,年末固定电话机总数10.98万部,市话交换程控化比重达100%,移动电话用户39万户。计算机互联网蓬勃发展。2006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4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商品货源充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543万元,比上年增长14.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84870万元,增长14.7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7306万元,增长15.63%;其他行业零售额40367万元,增长8.6%。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出口总额1885万美元,同比增长16.8%。 七、城市建设 全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2006年,建成区面积增加2平方公里,达到32.2平方公里;全区城市道路网更趋完善,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全区城市道路达到143.61公里;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5万吨/日,供水管道达到243公里,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排水管道密度达到9.91公里/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6%;园林绿化覆盖面积792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16.74%;液化石油气用气人数17.5万人,供气总量达7000吨,城市用气普及率达54.2%;公共汽车达到301辆;出租汽车达到1589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