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7 毕节地区黔西县统计局

黔西县统计局

2003年5月20日

200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社会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649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76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131万元,比上年下降12.3%;第三产业增加值59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05元。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37.0%上升到38.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31.7%下降到2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31.3%上升到36.1%。

在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人均政策内负担减少26.48%;国有企业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02年全县国民经济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回落的影响,增长速度适度放慢,但内在的经济活力仍然十分强劲,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稳定,农民增收缓慢且增收渠道不宽;缺乏有知名度工农业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带动能力弱;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部分群众的生活仍较困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以及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的任务仍十分紧迫。

二、农业

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等目标,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进一步落实“五个基地、三项建设”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所成效。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5.65万亩,比上年下降0.13%;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达到42.58万亩,比上年增长3.6%。烤烟的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稳步发展,其产量总计为15.17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在部分地区受灾的情况下,全县农业生产仍获得较好收成,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去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畜牧业稳步发展,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1216吨,比上年增长0.87%。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5万亩,是上年的2.33倍;完成退耕造林面积13.4万亩,封山育林面积25.19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18%。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3.6万亩,比上年增长0.74%。农膜的使用日益广泛,全县农膜使用量为452.86吨,为上年的2.59倍。农村“三改”、人畜饮水工程和沼气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增速减缓。

全县工业增加值188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98万元,比上年下降21.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资产负债率64.5%,比上年下降31.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85.3%,比上年上升6.1个百分点;整体扭亏增盈,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7万元,实现利税总额426.3万元。

在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0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黄磷、氮肥、供电量、木制家具、水泥预制构件、水泥砖、石灰、砂石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增长率均在60%以上。

建筑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全县建筑企业总产值完成1360万元,工程结算收入完成15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34%和147.34%;实现利润总额7万元,比上年增加3.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常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994万元,比上年下降7.6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71万元,比上年下降4.19%。以交通和邮电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黔西火电厂(4×300MW)最终申办成功,洪家渡电站、索丰营电站建设顺利推进,青龙煤矿前期准备工作加紧进行。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503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73%。按城乡划分,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65万元,实际增长10.8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6738万元,实际增长7.44%。按行业划分,餐饮业实际增长15.89%;批发零售业实际增长3.16%;其它行业实际增长19.33%。

物价低位运行。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跌0.3%,其中城市下跌0.7%,农村上涨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跌2.1%。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随着贵毕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县内公路改造的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县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客货运输量均实现增长。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为4069万元,比上年增长37.2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31843户,比上年增长37.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1400户,比上年增长75.6%;互联网用户增至991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0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67%。财政总支出25843万元,比上年增长38.61%。财政支出有序安排,公共设施建设、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工交、教育、社会保障、城市维护等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36%,比上年上升1.16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71165万元,比年初增加10498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509万元,比年初增加5897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7427万元,比年初增加2431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765万元,比年初增加564万元;农业贷款余额11794万元,比年初增加56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