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7 毕节地区黔西县统计局

黔西县统计局

(2002年4月28日)

200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立足县情实际,努力开拓进取,积极克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地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243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9万元,比上年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48465万元,比上年增长33.1%;第三产业增加值46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71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3.3%下降到37%,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26.4%和30.3%上升到31.7%和31.3%。

全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低,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各项建设事业投入不足;经济结构矛盾较突出,投资环境亟待改善;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二、农业

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等目标,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五个基地、三项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所成效。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5.91万亩,比上年下降3.36%;油菜籽、烤烟、蔬菜、果用瓜、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五项共53.67万亩,比上年增长5.3%。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全县部分农产品产量不同程度的降低。

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0946吨,比上年增长5.67%。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万亩,育苗435亩,幼林抚育面积7.5万亩。完成退耕造林面积4995亩,封山育林面积6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除小杂竹外普遍增长,生漆产量44.5吨,比上年增长52.9%;油桐籽75.8吨,比上年增长16.98%;棕片49.3吨,比上年增长8.77%;核桃87吨,比上年增长79.75%;板粟39.3吨,比上年增长13.26%;杜仲34吨,比上年增长9.68%;花椒19.8吨,比上年增长67.8%;漆子38.1吨,比上年增长10.12%;小杂竹134.8吨,比上年下降10.92%。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3万千瓦;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3.5万亩。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和沼气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生产平稳增长,效益逐步提高。全县工业增加值18503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17万元,比上年下降31.14%。

在主要的28种工业产品中,有20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黄磷、水泥、木制家具、水泥预制构件、日用陶瓷、水泥砖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增长率均在40%以上。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全年利税总额为1719.7万元,营业利润在上年亏损4983.2万元的基础上扭亏增盈,达到122.2万元。

建筑企业生产总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全县建筑企业总产值完成634.5万元,工程结算收入完成610.5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5.9%和15.8%,全县建筑业利润总额实现3.2万元,比上年减少31.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投资政策向西部的倾斜,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2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84%。其中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89446万元,增长28.32%;集体经济投资2021万元,下降34.62%;城乡私人建房投资16804万元,增长37.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固定资产完成6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99%。用于公路、电力方面的投资增长也较快。

跨地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贵毕公路建成通车,洪家渡电站、索丰营电站等能源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五、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911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9%。按城乡划分,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325万元,实际增长11.2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5586万元,实际增长4.37%。按行业划分,餐饮业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1.19%;批发零售业增长10.65%;其它行业增长较小,为0.27%。

物价平稳上升。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0.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随着贵毕高速公路的开通,县内公路的改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县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客货运输量均实现增长。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邮电业务总收入29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年末全县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3243户,比上年增长58.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880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1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2%。财政总支出19476万元,比上年增长49.37%。支出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工资发放、调资政策兑现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金融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0667万元,比年初增加1815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612万元,比年初增加1186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4996万元,比年初增加747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271万元,比年初增加564万元;农业贷款余额6488万元,比年初增加2245万元。

保险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保险业保费收入为1063.73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552.95万元,增长23.2%,寿险保费收入510.78万元,下降16.94%。全县保险业赔款支出为30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8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为273.49万元,增长17.6%,寿险赔款支出为36.24万元,下降2.21%。全县保险业承保利润在上年亏损54.6万元的基础上实现10.82万元的盈利。

八、教育和卫生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取得积极进展,“两基”工作顺利推进,撤并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45所,在校学生141598人,教职工5592人,其中专任教师4744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较去年有所减少,为10939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9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连续增加,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2643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16人。中师在校生为102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16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