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道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经测算并通过上级统计部门评估,全县生产总值100390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996万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5421万元,同比增长34.1%;第三产业增加值36973万元,同比增长14.0%。 二、农业 2005年,全县紧紧围绕“一烟二畜三特”的思路,全面落实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规模、新示范”要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67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种植业产值40714万元,同比增长2.1%;林业产值3409万元,同比下降1.8%;牧业产值33354万元,同比增长27.7%;渔业产值392万元,同比增长4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98万元,同比增长8.9%。 因受前期低温干旱、后期阴雨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除茶叶和水果外,粮食、油菜籽、烤烟、蔬菜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67公顷,育苗13公顷,新封山育林2667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生漆16吨、油桐籽871吨、乌桕籽129吨、五倍籽109吨、竹笋片68吨、核桃22吨、银杏28吨、花椒20吨、小杂竹118吨。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域养殖面积207公顷,稻田养殖面积337公顷,水产品产量327吨,实现渔业增加值346万元,同比增长48.5%。 农业机械化装备和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2万千瓦;拖拉机1659台;农用运输车522辆;排灌动力机械1596台;收割机36台。化肥施用量(折纯)9339吨,同比增长34.6%。农药施用量217吨,同比增长19.9%。地塻使用量1470吨,同比增长10.5%;农村用电量1981万千瓦小时。年末耕地面积2347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924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786万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工业增加值8828万元,同比增长21.4%。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184万元,同比增长82.4%;实现增加值3260万元,同比增长23.4%。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2314万元,同比增长63.4%,产销率为9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089万元,同比增长50.2%。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593万元,同比增长59.3%。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463平方米,同比增加20963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846平方米,同比增加11346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00万元,同比增长108.9%。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097万元,同比增长150.9%。从投资性质来看,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1888万元,同比增长137.8%;更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790万元,同比增长200.0%;其他投资完成6606万元,同比增长181.0%。 五、社会消费 市场销售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8万元,同比增长13.0%。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8050万元,同比增长14.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068万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558万元,同比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1560万元,同比增长14.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47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3%;完成客运周转量700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32.6%。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44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37.7万元,同比增长32.2%;电信业务总量1134万元,同比增长8.0%。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7595户,同比增长2.6%;移动电话用户23125户,同比增长36.0%;互联网用户1091户,同比增长216.2%。 七、财政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150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各项税收4045万元,同比增长2.0%。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成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4735万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农业支出2013万元,同比增长60.5%;教育支出7048万元,增长23.1%;科学支出33万元,同比增长3.1%;医疗卫生支出834万元,同比增长22.2%。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035万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5673万元,同比增长23.9%。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49160万元,同比增长18.4%.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360万元,同比增长168.2%。全年支付各类赔付额295万元,同比增长60.3%。 九、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69所,在校学生50223人,教职工3157人。普通高中招生1550人,在校学生4347人;职业中学招生701人,在校学生1397人;初中招生4804人,在校学生15670人;小学招生5364人,在校学生2876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54%。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82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337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影剧院1个,体育场馆4个,图书总藏量3万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6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62人,病床765张。 十、人口、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成效。年末全县总人口336798人,同比下降0.9%。全年出生3746人,出生率为11.12‰;自然增长1672人,自然增长率为4.96‰。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城乡从业人员194955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9171人(不含上挂部门),其中:国有单位8127人,集体单位870人,其他经济单位174人。全年共有3956人实现就业,其中625人实现再就业。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618元,同比增长9.3%。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56.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8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