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余庆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遵义市余庆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 综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827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535万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34244万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58497万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56%、22.04%和33.40%调整为41.40%、21.64%和36.9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0523万元,比上年下降0.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584公顷,比上年增加439公顷;油菜种植面积10187公顷,增加345公顷;烤烟种植面积4850公顷,减少23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854公顷,增加1361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91009吨,比上年下降0.04%,其中水稻75439吨,下降4.15%,玉米37372吨,增长5.27%,小麦10033吨,增长0.03%;烤烟产量9104吨,下降5.39%;油菜籽产量21028吨,增长3.86%;茶叶产量464吨,增长23.4 %;水果产量10521吨,增长1.9 %。

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1225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全县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棕片44吨,生漆18吨,油桐籽30吨,五倍籽31吨,板栗62吨,花椒23吨。

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15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353104头,牛出栏19411头,羊出栏69668只,家禽出栏1808934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8510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猪肉31780吨,增长3.2%,牛肉2136吨,增长12.5%,羊肉1394吨,下降0.4%。

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水产品产量650吨,比上年增长2.4%。全县水域养殖面积1654公顷,其中稻田养殖面积639公顷。

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8302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18万千瓦,化肥施用量达(折纯量)10718吨,农村用电量为3667万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9556万元,增长17.5%,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432万元,增长11.7%,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464万元,增长8.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8012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6.1%,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3816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9.4%。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泥114251吨,比上年增长32.6%;自来水生产量114.3万吨,下降6.5%;发电量4623万度,下降13.7%;供电量18817万度,增长2.6%;精制茶11.2吨,下降67.9%;碳化钙38242吨,增长68.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812万元,增长10.5%。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183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47090万元(含构皮滩电站投资187563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3917万元,更新改造投资6927万元,城乡居民私人投资2668万元,房地产投资4074万元。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8759万元,增长7.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县主要公路里程为800公里。全县营运车辆总数为1178辆,其中:客车233辆,货车270辆,其他机动车675辆。全年旅客周转量达4700万人公里,增长5.7%;货物周转量达8100万吨公里,增长17.4%。

邮政和电信业务总收入为5877万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为74636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有21425户,移动电话用户有53211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26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分地区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8163万元,增长12.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8137万元,增长2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2531万元,餐饮业3462万元,其他行业307万元。按国民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7185万元,集体经济3531万元,个体经济45446万元,其它经济138万元。

全年招商引进项目37个,合同引资1638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2341万元。其中引进省外项目20个,合同引资415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991万元。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7%。分项目看:食品上涨11.8%,其中:粮食上涨4.2%;衣着类上涨37.9%;家庭设备及用品上涨6.5%;医疗保健药品上涨46.3%;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6.0%;娱乐和教育文化用品下降0.4%;服务项目上涨44.7%;居住类上涨1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9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38万元,增长14.4%。全年财政总支出28922万元,增长20.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3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8465万元,增长18.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3341万元,下降1.2%。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11649万元,下降24.1%。

全县保险部门保费收入为1589万元,比上年增长3.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504万元,增长13.0%。

八、科技和教育

全县年末在岗专业技术员有3698人,按职级分:高级职称123人,中级职称937人,初级职称2446人;按系统分:工程技术人员435人,农业技术人员285人,卫生技术人员578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2357人,其他技术人员43人。

全县有各类学校156所,其中:高中3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5所,小学137所(含教学点)。全县有幼儿园19所。全县高中招生2338人,在校生6106人,毕业生1626人;职业中学招生663人,在校生763人,毕业生88人;初中招生4664人,在校生13020人,毕业生4166人;小学招生4630人,在校生27599人,毕业生4207人。幼儿园入园6283人,在园6440人,离园3062人。高考录取人数813人,其中重点院校93人,本科296人,大专424人。全县有在职教职工2468人,其中专任教师2163人,获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668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开通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21275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57.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4.20%。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有17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有136个,有证个体医疗点有18个。有医疗床位46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9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生224人,注册护士134人。有乡村医师237人,农村接生员141人。年末有22406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末增加258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