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余庆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抢抓机遇,求真务实,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全面取消农业税,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但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仍较突出。 一、 综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5778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951万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32134万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48693万元,增长17.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56%、22.04%和33.40%,产业结构为一三二型。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9%。分项目看:食品上涨6.8%,其中:粮食上涨12.3%;衣着类上涨12.1%;家庭设备及用品上涨5.1%;医疗保健药品下降6.0%;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16.6%;娱乐和教育文化用品下降7.2%;服务项目上涨13.0%;居住类上涨17.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3%。 年末全县在岗职工8983人,比上年增加559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444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2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7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5%。其中,农业产值58823万元,增长4.36%;林业产值1111万元,下降29.90%;牧业产值42359万元,增长12.77%;渔业产值584万元,增长24.47%;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852万元,增长4.5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145公顷,比上年增加844公顷;油菜种植面积9824公顷,增加162公顷;烤烟种植面积5081公顷,增加28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045公顷,增加43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90924吨,比上年增长2.70%,其中水稻78709吨,增长2.34%,玉米35500吨,增长4.74%,小麦10030吨,增长1.40%;烤烟产量9623吨,增长6.18%;油菜籽产量20246吨,增长1.74%;茶叶产量376吨,增长1.63 %;水果产量10321吨,增长15.60 %。 全县完成造林面积553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棕片43吨,生漆18吨,油桐籽35吨,五倍籽31吨,板栗67吨,花椒22吨。 全年生猪出栏342162头,羊出栏69971只,家禽出栏1870193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7412吨,比上年增长10.55%,其中猪肉30795吨,增长11.38%,牛肉1898吨,增长4.17%,羊肉1400吨,增长7.28%。 全年水产品产量635吨,比上年增长12.19%。全县水域养殖面积1699公顷,其中稻田养殖面积615公顷。 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8302公顷,使用沼气户数达5846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03万千瓦,化肥施用量达(折纯量)10652吨,农村用电量为2070万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3664万元,增长26.8%,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1526万元,增长25.6%,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46万元,增长36.4%。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342万元,产品产销率为87.9%,比上年增长8.1个百分点。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泥85974吨,比上年下降6.6%;自来水生产量122.3万吨,下降13.3%;发电量5358万度,增长2.2%;供电量18345万度,增长30.3%;精制茶34.9吨,下降14.9%;碳化钙22645吨,增长5.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608万元,增长19.4%。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980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993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22993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82128万元(含构皮滩电站),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5624万元,更新改造投资9430万元,城乡居民私人投资14652万元,房地产投资2422万元。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6737万元,增长5.6%。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余庆中学综合教学大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力调度大楼、县医院住院大楼、传染病院全部竣工,湄凤余灌区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县城中华路及供水管网改造等。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县营运车辆总数为1128辆,其中:客车239辆,货车286辆,其他机动车630辆。全县非营运车辆总数为166辆,其中:客车98辆,货车68辆。全年旅客周转量达620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达3000万吨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为2317万元,比上年增长9.4%。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比上年新增14118户,达到75153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有24114户,移动电话用户有51039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27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分地区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3881万元,增长15.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4610万元,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5466万元,餐饮业2621万元,其他行业404万元。 全年招商引进项目25个,合同引资1448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230万元。其中引进省外项目10个,合同引资23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813万元,增长13.5%,其中:工商税收完成4250万元,增长25.6%,所得税完成572万元,增长47.8%,农业四税完成1880万元,下降14.2%,非税收入完成1111万元,增长20.8%。 财政总支出241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农业支出2454万元,增长56.0%;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227万元,增长29.2%;教育事业费支出5881万元,增长20.4%;公检法司支出1386万元,增长38.6%;行政管理费支出5324万元,增长31.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478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016万元,增长23.8%。各项贷款余额64137万元,增长11.5%。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15349万元,增长3.3%。 全县保险部门保费收入为15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446万元,增长14.9%。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在岗专业技术员3867人,比上年增长3.5%。按职级分:高级职称87人,中级职称849人,初级职称(含未聘)2921人;按系统分:工程技术人员428人,农业技术人员410人,卫生技术人员588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2313人,其他技术人员12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