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遵义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7 遵义市遵义县统计局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税源结构日趋合理。200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3157万元,比上年增长4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500万元。增长16.39%。分部门看:国税完成4187万元,增长50.94%;地税完成11997万元,增长17.54%。全县财政总支出53990万元,比上年增长9.12%。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89%。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存货余额继续递增。2004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90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8542万元,增长17.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42812万元,增加250366万元,增长26.5%。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198504万元,增加17837万元,增长9.9%;其中:中长期货款余额44485万元,增加9522万元,增长27.2%。累计现金支出1107926万元,增加269479万元,增长32.14%。现金收支轧差,表现为贷币投放71963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保费收入5007万元,比上年增加599万元,增长13.6%。其中:财产保费收入2407万元,增长42.6%,寿险保费收入2600万元,增长4.4%。全年保险赔付额1640万元,比上年下降11.3 %。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发展。2004年,全县教育“两基”巩固提高暨“普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559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99所,小学415所,特殊教育(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219849人,其中:职业中学学生人数226人,普通中学学生人数86341人,小学学生人数133282人。专任教师9901人,其中: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137人,小学专任教师5572人。全县拥有幼儿园42所,在园人数21118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99.40%。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县31个镇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部开通,建成远程教育干线网络673千米和95个接收站、436个播放点。2004年末全县广播电视台1座,基层有线广播站31个,收转境内节目站5座,广播覆盖率94%,电视覆盖率89%。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31个,县级图书馆1个,镇(乡)图书馆(室)17个,藏书25万册(含镇乡图书馆藏书)。2004年,举办沙滩文化艺术节等基层文化活动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13场;县图书馆接待读者15万余人次,以爱国主义、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等为题材的影片放影达1900场,观众达92300人次。

体育事业发展再创新高。2004年,全县举办各种大中小型体育项目比赛活动100多次,参赛运动员2000多人。组队参加省的各项比赛,共获奖牌6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3枚。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竞技进一步加强。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事业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较大加强,处理突发医疗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4个,卫生技术人员1008人,床位1020张。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4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户数304748户,公安户籍总人口1153920人。其中:公安户籍农业人口1034448人,公安户籍非农业人口119472人,少数民族人口1.42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595801人,女性558119人,性别比107:100。年内迁入6470人,迁出9521人;人口出生率9.0‰,下降0.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2‰,上升0.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8‰,下降1.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24元,比上年增加27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是一九九七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4元,比上年增加714元,实际增长6.4%。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564元,比上年增加102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60元,衣着消费支出67元,居住消费支出184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73元,交通通讯消费支出98元,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12元。人均食品、居住、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加91元、11元、184元、15元和17元;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6元。家庭耐用物品拥有量不断增多。

职工收入水平大幅增加。2004年,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8609人,比上年减少1877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7327万元,比上年增长28.5%;职工年平均工资13047元,比上年增加2899元,增长28.5%。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巩固发展。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敬老院31间,其中:镇办29间,村办2间。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326张,收养各类人员22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5个,其中综合性社会服务中心2个。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2004年,全县发放低保金359.4万元、救灾救济款438.2万元、救济粮174吨。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539人,比上年减少1691人,其中:参保职工9730人,参保的退休人员3809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5906人,比上年减少3710人。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9458人,比上年减少991人。其中参保职工21927人,参保退休人员7531人。全县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8815人,其中:在职职工5030人,退休职工3746人,离退休人员39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60人,比上年减少453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有5812人,比上年增加190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2176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93人,“4050”人员再就业4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组织劳务输出3401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36个。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2、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