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美姑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凉山州美姑县统计局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切实抓好“三项整治”,努力促进“三个优化”,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1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1万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10816万元,增长29.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33万元,增长17.2%。从生产角度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3%、39.3%、28.8%;从拉动情况看,三次产业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5个百分点、5.7个百分点、4.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6.3:19.7:24调整为55.5:21.1:23.4,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0.8和0.6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5713万元,增长2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49万元,增长23.4%;第二产业增加值1969万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3995万元,增长22.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3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 ,比上年提高25.8个百分点。

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完成新村建设12个,改造农户1295户,15.54万平方米;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成绩显著;农村劳务输出取得积极进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力度、深度还很不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增长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和粗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稳固财源任重道远,财政支出压力大;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还需改善;科技教育仍然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等特别紧缺。

二、  农   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6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94公顷,比上年增加3449公顷,增长19%,所占比重为72.9%;油料作物5公顷;烟叶208公顷;蔬菜、瓜果类624公顷;饲料作物7147公顷。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质不断提高。

多数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4850吨,增产1215吨,增长1.7%;油料作物产量5吨;烟叶产量184吨;蔬菜产量7312吨;水果产量4352吨。

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显著。全年成片造林5.68万亩,育种育苗720亩,零星植树114.7万株;实现连续25年无森林火灾。全年花椒产量736.8吨,增长13.2%;核桃产量998吨,增长7.9%;油桐产量612吨,增长3.9%。

畜牧业增势强劲。全年出栏肉猪230670头,增加37438头 ,增长19.4%;大畜牲出栏18505头,增加2541头,增加15.9%;羊出栏190860只,增加35592只,增长22.9%;家禽出栏126.5万只,增长15.4%。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24627吨,增加4010吨,增长19.4%。其中,猪肉产量16608吨,增长19.4%;牛肉产量2184吨,增长17.9%;羊肉产量3862吨,增长22.4%;禽肉产量1973吨,增长16.3%。禽蛋产量601吨,增长14.9%;牛奶产量14吨,与上年持平;羊毛产量398吨,增长7%;蜂蜜产量39吨,增长18.2%。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17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790吨,增长8.3%;农村用电量830万千瓦小时;自来水受益村170个;通汽车村177个;通电话村6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努力克服煤电油运紧张的困难,合理组织生产,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200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5689万元,同比增长8.4%;从所有制形式划分,公有制工业产值完成312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86%,同比增长10.6%,实现工业增加值1410万元;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完成247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5.2%,同比增长6.7%。从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1030万元,同比增长13.9%,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8.1%;重工业完成产值4659万元,同比增长7.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1.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白酒2889吨,原煤5021吨,发电量3607万千瓦/时,自来水生产62万吨,水泥4000吨,炸药4640吨,砖2082万块,瓦146万片,铁制农具5万件,碳化硅1108吨,硅铁1017吨。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123万元,同比增长8.8%;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301万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利税469万元,增长47.5%,其中:实现税金334万元,增长31.5%;利润135万元,增长110.9%;资产贡献率8.5%,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4%,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35次,同比上升0.4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2%,同比上升0.5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上年的31962元/人提高到33235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在强化对上年接转工程的督促、检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大投资力度,有效地拉动了生产和消费。“51511”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9226万元,同比增长52%,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1%。从构成情况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4720万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万元,其他投资完成597万元;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724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高速增长不仅改善了我县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带动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发展平稳。2004年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1046万元,同比增长13.3%。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5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2公里,等级外公路948公里;通公路的乡(镇)数为35个,通车率达97.2%。全年全社会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周转量106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28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持续平稳发展,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879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为2755户,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用户1918户,农村用户837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7701户,同比增长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