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美姑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生产提速增效,市场内销活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金融运行平稳,扶贫攻坚力度加大,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316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64%,增幅上升了2.8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96万元,增长5.2%,增幅上升了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31万元,增长12.89%,增幅上升了10.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500万元,增长21.19%,增幅上升了2.89个百分点。从生产角度看,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6.5%下降到28.77%,工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7.1%下降到4.67%,建筑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6%上升到11.9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0.8%上升到54.59%。从拉动情况看,一产业拉动GDP增长2.77个百分点,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06个百分点,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8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2039元,比上年增加217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的比重,由2001年的58.8:13.8:27.4调整为55.9:14.1:3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790万元,增长61.8%,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1.47%。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县委、县政府狠抓扶贫攻坚,加大投入力度,把移民扶贫作为重点,狠抓了移民扶贫工程的落实,调整土地2930余亩,共实施500户2285人的移民安置,新建移民区公路7条12公里,安装水管8处12.5公里,大蓄水池5个,小蓄水池40个,共72立方米;完成了110个新村建设的规划及15个新村点的农房建设计划,新建(改建)农户1618户(间),12.1万平方米,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加快了我县高寒地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2002年,我县在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下一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天然林停伐,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难度大,社会就业压力突出、财政十分困难;交通、水利、电网及城镇等基础设施滞后;农牧民贫困面广,低水平越温面很大;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旧的观念和陈规陋习还影响着美姑的开放和发展。 二、农 业 2002年,尽管实施退耕还林,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对农业增产有一定影响,但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以“稳粮增收调结构,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指导思想,始终以农业为基础,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狠抓科技兴农,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0494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产值8867万元,增长9.4%;林业产值1733万元,增长6.71%;牧业产值9867万元,增长15.42%;渔业产值27万元,增长17.4%;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43.27%、8.45%、48.15%、0.13%。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3050吨,比上年增长1.46%。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全年油料产量达25吨,同比增长8.7%;麻类产量达30吨,同比增长36.4%;烟叶产量达350吨,同比增长1.7%;蔬菜产量达10050吨,同比增长0.6%;水果产量达4531吨,同比增长1.4%。 林业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以增加森林资源为目标,在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狠抓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全年全面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7176亩,育苗630亩,四旁零星植树120万株,实现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全年花椒产量达677吨,同比增长14.4%;核桃产量达900吨,同比增长2.1%;油桐产量达550吨,同比增长4.4%。 畜牧业生产围绕建畜牧业强县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实施草畜“双百万”工程,加大畜禽疫病防治力度,推广科学饲养方法,使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18667吨,比上年增长16.57%,四畜存栏达到64.38万头(只),增长7.98%。其中:大牲畜存栏72787头,同比增长5.73%;生猪存栏197794头,同比增长8.91%;羊存栏373195只,同比增长7.83%。充分发挥美姑岩鹰鸡和土鸡饲养优势,年禽肉产量达1409吨,同比增长9.3%;禽蛋产量达491吨,同比增长7.43%;牛奶产量14吨,增长16.7%;羊毛产量338吨,增长13.43%;蜂蜜产量32.3吨,增长127.11%。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1648吨,增长3.6%; 全年通电村数达189个,自来水受益村167个,通电话村数6个。 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继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385万元,比上年增长23.31%;营业收入达3859万元,增长13.17%;利税达318万元,增长35.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狠抓企业“三改一加强”,进一步提速增效,抓大扶强,放小促活。200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3510万元,同比增长20.54%;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产值1571万元,同比增长5.4%;实现现价总产值2475万元,增加值1126万元。从所有制形式划分,公有制工业产值完成160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5.6%,同比增长4.3%;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完成190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4%,同比增长38.7%。从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497万元,同比增长13%,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4.2%;重工业完成产值3013万元,同比增长21.9%,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白酒2774吨,原煤14283吨,发电量2848万千瓦/时,自来水生产61万吨,锯材148立方米,人造板215立方米,水泥11050吨,炸药5012吨,砖1435万块,瓦930万片,铁制农具4万件,碳化硅1325吨,硅铁332吨。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468万元,同比增长16.5%;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497万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税324万元,增长36.8%,其中:实现税金251万元,增长11.1%;利润73万元,增长17.7%; 资产贡献率5.98%,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03%,同比降低7.23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0.8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0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上年的23027元/人提高到30277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