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达80092 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达 3078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1.5%和8.5%。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98万元,增长3.4%;发行报纸938万份,杂志60万份。 电信及信息传输业较快发展。电信行业竞争加剧,资费的降低极大地刺激了电信消费的增长。电信业务总量达1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年末实有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用户16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上升到9.7部/百人。其中,城市普及率上升到29.8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上升到4.1部/百人。全部乡镇和98.9%的行政村通程控电话。年末因特网注册用户2.2万户,其中宽带业务用户0.9万户。 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社会消费需求有效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68亿元、餐饮业1.25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 %和20.5 %。民营经济份额不断增加,其零售额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5.3 %上升到88.6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洽谈招商引资项目36个,新建和续建项目24个,达成意向协议16个,引进资金较上年增长15%。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区通过发展“三大经济”,狠抓骨干财源培植,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补助,努力增收节支,全年实现了收支平衡。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59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0.3%。一般预算支出60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金融机构存款攀升,贷款投放增速较缓。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1亿元,比年初增长15.53 %;贷款余额22.28 亿元,比年初增长2.34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3.88亿元,现金支出11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6%和13.04%,货币净投放1.51亿元,净投放量比去年增长3.26倍。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各类财产险承保额44亿元,保费收入907万元,已决赔案4840件,已决赔付金额1034万元。全年寿险参保期末有效人数45.6万人,寿险承保额18.9亿元,保费收入4012万元,已决赔案4769 件,已决赔付金额420万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科技兴巴“四百工程”为载体,顺利通过全省科技进步县(区)的验收。全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7个,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3个,开发新产品10个,推广新技术12项,全区申报专利22项,授权5项。 基础教育稳固发展。年末有独立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含附属幼儿园)达2.07万人。年末有普通小学103所、教学点657个,招收新生2.09万人,在校小学生13万人,毕业学生2.0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有普通中学94所,普通初中招收新生2.07万人,在校初中生5.75万人,毕业学生1.67万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3%;普通高中招收新生806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1万人,毕业学生438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收新生6人,在校学生24人。 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较好。年末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7所,其中:职业高中3所,招收新生837人,在校学生2175人,毕业学生481人。成人中专学校4所,招收新生442人, 在校学生1411人,毕业学生215人。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民办幼儿园达19所,在园幼儿4900人;民办小学59所,在校学生1.49万人;民办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765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606人。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再创佳绩。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新生4097人,其中,重点本科256人,一般本科1109人,各类专科2732人,录取人数为历史之最,录取率超省平6.8个百分点。中专和中师录取419 人;年内长线自考报名人数3201人,报考5147科次,本、专科毕业考生达82人。 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文化、娱乐生活日渐丰富。年末电视人口覆盖率达成 98.2 %,有线电视用户达9.67 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提高到90 %。全年各类文艺宣传演出达120多场次。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运动会6 次。曾口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有2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区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05 个(不含市人民医院)。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320人,其中:执业医师497人,执业助理医师357人,注册护士144人。全年门诊诊疗228.7万人次,住院诊疗入院2.34万人,治愈率79%,好转率20.2%。拥有各种诊所104个,执业医师107人,执业助理医师11 人。拥有村卫生室 825个,执业(助理)医师355人,乡村医生1871人,诊疗人次153.1万次,儿童疫苗接种6.46万人次。 人口与劳动就业 年末全区总人口126.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3万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为7.16‰,人口死亡率为4.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不含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4.2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8万人。年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850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3436 人,登记失业率为4.1 %。 人 民 生 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4元,人均消费 性支出642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 %和8.4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0389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2174元,比上年增加206元,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1813元,增长7.9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4亿元,比年初净增4.84亿元,增长17.6 %。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年末实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529人,发放养老金1.3亿元。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52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30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1240人,发放基本医疗保险金2482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3511人,其中下岗和失业人员达3357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158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险人数998人,农村低保资金支出359万元。农村定期救济人数达3704人,救济金额达256.8万元。全年抚恤、补助优抚对象人数12439人,抚恤金额达212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