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开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开江县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四大奋斗目标和三大任务”,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呈现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投资增势强劲、消费品市场活跃良好局面,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达到407750万元。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县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13.7%,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089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15647万 元,增长28. 5%;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14万元,增长1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57%和28%,分别拉动GDP增长2、7.8和3.8个百分点……人均GDP8724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5:28.4:31.1。 民营经济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206100万元,增长18.1%,占GDP的-5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防灾、抗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物价上涨过快,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降耗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2007年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产值达273565万元,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107409万元增长7.3%,林业产值12851万元增长8.2%,牧业产值142927万元增长5.1%,渔业产值7600万元增长8.2%。粮食总产量达263533吨,比上年增7.21%。油菜籽产量达到27400吨。 种植业结构小幅调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127公顷,比上年减少534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942公顷,增1%;水稻14750公顷,增0.6%;玉米7898公顷,增0.01%;薯类16356公顷,减少3.92 %;油料种植面积13015公顷,减2.89%;蔬菜种植面积9298公顷,增加9.04 %。 粮油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产量263533万吨,比上年增产17724万吨。见表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63533 7.21 # 水稻 95650 27.92 玉米 63058 14.53 薯类 68462 -14.13 油料 32333 0.75 # 油菜籽 27400 -0.01 麻 40 2.56 水果 15965 0.03 蔬菜 333152 6.94 受畜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畜牡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已提高到52.25%。生猪出栏65.03万头,增长1%;牛出栏1.76万头,增长14.5%;羊出栏19.51万只,增长17.6%;肉类总产量91582吨,增长4.2%。其中猪肉产量49708吨,增长2.8%;禽肉产量35570吨,增长4.0%;禽蛋产量18022吨,增长5.1%。 “科技兴农”战略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增长较快。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县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水果、食用菌、茶叶、无公害蔬菜、油橄榄、杏等产品品种更加丰富,质量进一步提高。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2851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109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733公顷,新增封山育林1067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3.15%,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0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20.46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9324万千瓦时,增8.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提速增效,企业活力增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5647万元,增长2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其中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7029万元,增长55.4;增加值37521万元,增长32.9%;完成销售产值107103万元,增长57.9%;产销率100.07%,提高1.58个百分点。 能源生产增长较快。全县能源生产总量48.86万吨标准煤,增长4.11%。全年发电量2196万千瓦小时,增长28.10%;原煤生产量67.26万吨,增长3.5%。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46万元,增长33.08%;实现利税7773万元,增长27.3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82.67,比上年提高31.68%。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051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工程结算收入50730万元,产值利润率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完成投资213006万元,同比增加51658万元,增长32.02%,超市目标2个白分点,位居全市第四。投资率为52.2%,投资拉动率为57%,投资拉动GDP的增长7.8个白分点。 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一产业投资6931万元,同比减少15.71%;第二产业134654万元,增加57604万元,增长74.840%;第三产业40409万元,同比减少3361万元,同比减少7.7%。 从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完成30162万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6643万元,同比增长43.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5351万元,同比增长 38.6 %;房地产完成3380万元,同比增长0.3%;农户投资27632万元,同比减少4.5%。 从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126438万元,同比增长89.3%,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59.4%;集体单位投资420万元,下降54.84%;其它投资55136万元,增长13.1%。其中: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4.729万平方米,减少14%,住宅竣工面积84.3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460万元,增长17.3 %,创历史新高。 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5165万元,增长16.4%,餐饮业零售业18295万元,增长27.8%。按城乡市场划分,城镇市场零售额45295万元,增长16.7%;农村市场零售额98165万元,增长17.5%。按经济类型划分万元,个体经济零售额101610万元,增长14.4%;其他经济(主要为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额4185万元,增长28.2%。农村市场领先城镇市场,增幅比城镇高0.8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所占份额与市场城镇比为68.4:36.9。 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贸易市场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居民消费以商品性消费为主。全县实现批发零售额125165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7.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7年末,全县境内修建公路总里程259.6公里,其中,新建、改建县道5.9公里,通乡公路7.7公里,同村公路246公里,90%的乡镇实现通油路、水泥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