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发展主题,着力培育工业支柱,打造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再创新高。初步测算,岳池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29634万元,同比增长14.5%,是近年来的最高增幅。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6524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29万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163381万元,增长14.2%。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34.0:26.2:39.8调整为34.1:27.9:38.0。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经济外向度低,科技含量、品牌效应不够。三是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加剧,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偏紧。 二、农业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狠抓结构调整,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扬,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村经济形势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542万元,同比增长28.7%,其中:种植业产值99461万元,增长22.4%;林业产值2713万元,增长16.7%;牧业产值103432万元,增长37.7%;渔业产值6101万元,增长17.7%。全年总播种面积124752公顷,比上年增加218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83312公顷,比上年增加1781公顷。油料作物面积12871公顷,比上年增加209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产量51.63万吨,增长3.4%;油料产量1.9万吨,增长14.0%;蔬菜产量50.14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3.5万吨,增长6.4%。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森林面积21200公顷,当年植树造林面积1133公顷,完成退耕造林面积667公顷。 畜牧、水产平稳发展。全年肥猪出栏117.4万头,增长10.5%,家禽出栏724万只,增长10.0%。全年水产品产量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5.7%,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万千瓦,增长6.3%。农村用电量9260万千瓦小时,增长9.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111万元,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6600万元,增长47.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发电量849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8.6%;白酒1220吨,酱油926吨,同比增长2.9%,墙地砖624万平方米。 工业产销衔接趋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8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6%,产品销售率达99.8%。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37万元,增长108.6%,实现利税总额8425万元,同比增长30.6%。 建筑市场管理得到加强,招投标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685万元,全县资质等级四级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30663万元,实现利税总额8381万元,增长5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448万元,同比增长40.5%,全年施工项目89个,新开工项目67个。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年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11个,实际到位资金12.24亿元,同比增长33.0%, 五、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057万元,增长19.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县城地区零售额85230万元,增长20.4%;农村地区零售额123827万元,增长19.1%。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62702万元,增长19.3%;餐饮业19685万元,增长27.0%;其他行业26670万元,增长16.2%。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快于限额以下及个体户的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02万元,增长36.2%;限额以下及个体户的零售额154000万元,增长18.5%。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7733万元,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6476万吨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22789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89万元,增长12.2%。年末固定电话65510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773部,农村电话21917部,宽带网用户2304户。全年拥有移动电话21918部,全年报刊发行量717.4万份,函件48.2万件,包件0.7万件,特快9.6万件,邮政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60464万元,增长22.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运行质量提高。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450万元,同比增长18.0%,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4077万元,增长24.4%。 存贷款余额稳步上升。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52090万元,增长15.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826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6610万元,增长4.4%。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达3266万元,增长1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有中小学校546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52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4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0.3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9%。 科技活动较为活跃。全年争取科技项目17个。专利申请2件,共签订各种科技服务合同10份,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成交额100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6.5万册。新华书店1个。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47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4人。全县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68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承办国际性比赛1次,全国性比赛1次.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1项次,参赛人数3万人次,参与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9项,参赛人数500人,全年参加市级以上比赛项次及新获名次较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旅游业发展迅猛。全年接待游客46.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18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00万元,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0.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60.5%,垃圾处理站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