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筠连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6 宜宾市筠连县统计局

交通运输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社会完成客运周转量8662万人公里,增长0.2%;货运周转量7175万吨公里,下降28.27%。

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5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708万元,比上年增长32.67%,邮政业务总量854万元,同比增长10.6%。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209万元,同比增长9.08%,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449万元,同比增长4.61%。全县固定电话装机总户数达45784户,增加5334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8464户;农村电话28522户,增加378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1185户,比上年增加18999部,全县电话机普及率每百人为31.75部。国际互联网用户4291户,比上年增加1405户。

六、国内贸易

2007年,社会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23万元,同口径比增长0.79%,集体经济零售额1074万元,增长55.8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56863万元,同比增长17.02%,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为18791万元,同比增长18.27% 。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税收成效显著。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18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4%,比上年增长38.41%,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税收收入554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2901万元,调入资金1003万元,收入合计42088万元,消化历年财政滚存赤字2891万元,全县财政收入总计39197万元,同比增长3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662万元,增长20.92%,上解支出30万元,支出合计38692万元,当年财政结余505万元,其中结转结余425万元,净结余80万元,连续五年实现收支并略有结余。

金融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小幅增长,同口径存贷款差额为69402万元。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3980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1.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620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2%(注:金融存贷款情况不包括县工商银行存贷款)。

八、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200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30所(含社会力量办小学 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6960人,其中小学49291人,初中21886人,高职中5219人,小学社会力量办学564人。“两全”工作进一步推进。小学招新生703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01% ,完成率99.3% ;初中阶段入学率99.2%,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完成率98.9%。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1503人,职业高中招生2454人,其中县内招生842人。2007年,全县360名高(职)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就读,升学率42.1%。成人高考本科录取人数115人。

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在园(班)幼儿8368人。民办幼儿园(班)58个校点。

2007年,全县投入基础建设资金405万元(不包括筠连中学新校区建设),启动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7项,拆除危房8540平方米,新建校舍11876平方米。全县新增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115所,建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1间,教学光盘播放点84个。全县46所基点校以上学校全部建有多媒体计算机教室,133所村小建有教学光盘播放点,全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无偿献血活动深入开展,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和妇幼保健等工作逐步加强。建立村级卫生室80个,并对卫生室从业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有33名乡村医生取得了宜宾卫校中医中专学历证书。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月30日,成立了筠连县医学会 (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原“中华医学会筠连分会”自然消失),讨论通过了医学会章程,并召开筠连县医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全县0-7岁儿童应建卡33903人,已建31360人,建卡率92.50%;儿童已建证31021人,建证率91.50%。

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疫 苗 应种(人次) 实种(人次) 接种率%

卡介苗 3348 3151 94.12

脊灰糖丸 10179 9549 93.81

百白破 10180 9551 93.82

麻疹疫苗 3363 3164 94.08

乙肝疫苗 10112 9501 93.96

加强医疗单位用血管理,大力推广成份输血,成份输血比例达94.8%。县医院成份输血的推广应用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无临床用血安全事故发生。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926例,发病率228.56/十万,死亡1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653例,发病率161.18/十万,比去年同期下降11.16%。丙类传染病5种273例,发病率67.38/十万,比去年同期下降17.27%。2007年在疾控中心建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已通过省、市达标验收。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0个(不含个体),病床位359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84人,其中医生189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筠连县首届首届靓丽筠州艺术节,评选出“筠商”、“苗族大唢呐”、“玉壶井”、“苦丁茶”四大文化名片,成功创建“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玉壶井及其碑刻被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苗族大唢呐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电光纤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广电宣传取得了明显绩效。今年,电视台在新闻中开办了《五大工程、三项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见成效》、《创卫之窗》、《创卫暴光台》、《亲民惠民见行动》、《劳动者之歌》、《聚焦两会》、《三个创建》等专栏,创新推出《我有我精彩》特色栏目,与县教育局联办《教育在线》栏目,进一步提升了筠连电视台内宣外宣形象。创优节目今年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此项,今年也进入全市第一。2007年,建光纤干线从双腾镇至龙镇乡、孔雀乡23公里,从镇舟镇至高坎乡14公里;建设完成城域网千兆数据传输平台,该城域网建设为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为全县18个镇乡范围内各部门、各单位提供一个廉价、可靠、安全、高效的VPN专网;二是为传输视频、数据和IP电话等业务提供物理路由,更新配置大功率自备应急电源设备,停电12小时内广播电视节目将正常播出。新增配置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确保“零中断”和“零插播”目标的实现。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线电视覆盖53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6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4.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846元,增长25.51%。农民人均纯收入3812.38元,比上年增加600.74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78.6元,比上年增加1469.3元,增长18.12%。200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0600.74万元(不包括县工商银行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16998.56万元,增长 23.1%。